2005年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4日在天津市宝坻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宝坻区区长 高永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面对新的形势,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方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形势,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和工作措施,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拼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6.25亿元,增长24.5%;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增长28.5%。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企业运行平稳,通过推进改革转制,实施技术改造,加强经营管理,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区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21%。区及乡镇工业发展载体基本成型,吸纳投资的作用更加突出,年内新增入区企业82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到位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 %。投资质量有所提高,年内新开发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149个,已建成项目单体平均规模达到1684万元,另有日立楼宇设备制造等一批大项目已经签约。项目开发呈多元化趋势,食品、新型建材、机加工等行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更趋合理。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市一系列扶农政策,实施了粮食、良种和农机具补贴,免除了农业税,使全区农民减负增收5800万元。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3.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0.7%;单产350公斤,增长7.4%。农业结构趋于优化,经济作物面积继续扩大;养殖业生产保持了较强增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初步建立起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治体系。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新建农业龙头企业10家,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5.2万户,带动种植基地7.86万亩、畜禽养殖170万头(只)。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建成了区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4.2万亩蔬菜、17个养殖小区、2.5万亩养殖水面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200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里自沽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新增节水控制面积1万亩。农机化进程加快,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2%。

服务业迅速壮大。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4%。商贸设施日趋完善,扩建了蔬菜水果市场,改造了旧货市场,迁建了辣椒市场、周良庄和糙甸集贸市场,规范了北城路市场,人流、物流不断增加,城乡市场更加繁荣。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提高,超市、专卖、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不断扩大,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法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保险业势头良好,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89.9亿元和62.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18.8%。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年内城区商品房竣工面积30万平方米。休闲旅游度假和教育产业迅速兴起,温泉度假村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温泉洗浴、高尔夫练习场等项目已经试营业,商品住宅开始销售;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学院已奠基动工。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区属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区级财政对乡镇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启动了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了各乡镇培植税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创新,拓宽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坚持扩大开放,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拓宽渠道,拓展领域,全区利用外资、内资均保持了较强增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072.4万美元,实际到位2588.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9% 和69.5%;合同利用内资53亿元,实际到位26亿元,分别增长1.6 %和123.6%。设立了海关办事处,企业实现了区内通关。通过政策引导和业务培训,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外贸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新口径)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继续狠抓了各类规划的编制、调整工作,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区南部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等已经完成,周良庄新区总体规划、小城镇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之中。积极融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九园公路拓宽,宝平、宝芦和新开口路大修,天宝中道西延,南环路、建设路翻修等道路工程,全年修建干线公路63.8公里,乡村公路50公里;完成了城关、史各庄、五里铺、开发区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周良庄新区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1.3万吨;实施了城区锅炉并网改造一期工程,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年内建成市、区级生态村120个。全年植树141万株,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9.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城区新建垃圾转运站4座,改造公厕50座。完善了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统一了作业标准,提高了保洁质量。继续狠抓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完成了年度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开展了垃圾和粪便集中处置试点工作,城关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镇。通过上述工作,我区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了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力度,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和市级星火、火炬计划项目9项,区级科技项目15项。年内完成社会化大培训10万人次,启动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一中示范校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模范小学完成主体工程,新建农村小学教学楼5栋、高中学生宿舍楼6栋。加强了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完成了农民健康查体,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化,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05%。体育设施加快向社区延伸,全民健身条件不断改善。开通了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改造了4座乡镇文化站,架通了覆盖各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深入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组织开展了多项较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广播电视节目编播质量有了新的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重视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对部分乡镇敬老院进行了布局调整,建成了3所农村老年之家,实施了贫困残疾人住房翻修工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公民道德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十件实事基本完成,公民创业、增收的环境更加有利,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新的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3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1万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000多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000多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扩大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开办了工伤保险。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逐步解决区属企业社会保障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关心困难职工、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生活,广泛开展了社会救助活动。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设立了特困学生救助基金,对特困学生开展了专项救助。加强了劳动执法监察,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完善了征地办法,实施了土地收益补助和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政策。圆满完成了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

——社会局面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四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公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细致排查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防范,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了社会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了监管体系,充实了监管力量,强化了隐患治理和责任追究,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区人民政府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扎实推进了自身建设。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区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密切与群团组织的联系,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了施政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部门服务经济、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了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提高了行政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维护了人民政府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

此外,政府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区人民艰苦奋斗、排难奋进的一年,是励精图治、共谋发展的一年。宝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鼓舞人心,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催人奋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宝坻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二三产业仍然不够发达;招商引资渠道较窄,招法不多,对外吸引力和辐射能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增收节支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受宏观形势变化的影响,去年初确定的固定资产投入指标未能完成,个别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未能实施;一些部门在履行管理、服务职能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行政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任务

2005年,我们既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又要着手规划“十一五”的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宝坻既拥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总体向好,世界贸易日益扩大,国际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加快;我国经济经过新一轮宏观调控,将保持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随着国内区域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经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总体发展规划日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启动,工业载体基本成型,新上项目开始发挥效益,全区上下思进步、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可以说,宝坻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最佳时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土地和资金供给仍将继续趋紧,来自宏观环境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和困难会进一步增多。因此,我们既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又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抢抓机遇,趋利避害,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目标,采取新的举措,开创新的局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区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确定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增强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35.5亿元,比2004年增长15%;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7.5亿元,增长44.2%。

围绕上述目标,年内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壮大工业实力,提升农业水平,加快服务业扩张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以增加经济总量、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更加扎实地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一是继续完善投资载体,打造工业发展平台。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九通一平”的标准,完善天宝、九园两大工业园基础设施,初步树立起现代工业园的形象;突出重点,按照“五通一平”的标准,配套乡镇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能力。对发展较快的园区,在用地指标、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积极探索工业载体建设新路,鼓励园区建设主体独立承贷,鼓励各类法人、自然人开发建设“园中园”、“区中区”,多渠道融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继续狠抓项目开发,增加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立足于我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实际,坚持内资与外资项目一起上、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项目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在此基础上,着力引进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项目的服务水平,完善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机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全年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26亿元。三是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在发展壮大传统行业的同时,以服装、塑料、机械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培育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四是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素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其扩大规模、升级上档。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则,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运行机制,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做好煤电油运等调度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在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计划的基础上,瞄准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的比重,加快发展设施性农业、无公害农业。年内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60万亩,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以上。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项目,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完善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全年新建龙头企业6家,争取达到10家,进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争取达到8万户,带动种植基地20万亩、养殖规模400万头(只)。三是加快安全食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年内新增无公害蔬菜5万亩、“三辣”7万亩、水稻5万亩, 80%的养殖小区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达到3万亩;启动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建设工程,年内建成500亩核心区。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力度,建立100个标准化种养业示范点。四是加快引进、普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年内,全区主要种养业品种基本上实现优化更新;完成土壤深松6万亩,化肥深施30万亩,玉米免耕播种20万亩。五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完善“三辣”、生猪、蛋鸡、肉牛、奶牛、水产品等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六是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实施新一期农业综合开发、里自沽灌区节水改造续建等重点工程,建设东老口、大刘坡和大套扬水站,维修里自沽蓄水闸,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启动气象探测系统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情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以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周良庄新区建设,支持温泉度假村项目按计划实施,保证教育板块建设顺利进行,启动京津新城商贸物流中心和知识森林岛项目;积极策划、引进一批新的休闲旅游观光度假项目,进一步完善新区的总体架构。继续推进传统商业的改造升级,搞好中心城区社会商业布局调整,规范商业街和专业街发展,培育特色商业,积极发展专卖、超市、连锁、代理、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成文化用品市场,筹建西方寺和田场便民市场,完善蔬菜水果市场,改造部分乡镇集贸市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信息中介、休闲娱乐等各项服务业。完成区粮食储备库一期扩建工程。保持合理的用地供应总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年内城区商品房计划开工面积14万平方米,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

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政策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积极引导企业改进工艺,更新设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努力提高各类项目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区级工业园每公顷投资强度不低于2000万元,乡镇经济功能区不低于700万元。加强在谈和在建项目清理,提高资金到位率,避免土地长期无效占用。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工作,盘活各类闲置土地,为招商引资拓展空间。坚持城镇建设与经济功能区一体打造,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统筹安排,大力推广集中供热、供水、供气。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依法治理小陶粒、小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符合规范的坚决取缔。结合项目开发和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上下游产品衔接紧密的经济链条,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二、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以改革优化体制和机制,以开放提高层次和水平,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充足的动力和旺盛的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落实我区鼓励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优惠政策,年内全面完成国有集体企业产改扫尾工作。引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公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区与乡镇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合理确定政府贷款规模,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合理流转,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升级创造条件。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利用外资和外埠资金。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力争实现1亿美元,实际到位30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和15.9%;吸引外埠投资协议额65亿元,实际到位额31亿元,分别增长22.6%和19.2%。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加快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加强招商网络和招商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专业招商、企业招商、政府招商与全民招商相结合,资源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效果,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高潮。继续把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作为重点,组织推介和招商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年内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3家,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5个。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努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招商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认真研究国际市场规则,高度重视各种贸易壁垒,主动适应宏观形势的变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自营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增长14.3%。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传统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和机电等产品出口。

三、加快城市建设,树立城市形象

继续做好各级各类规划的调整、编制工作。年内在全面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调整和周良庄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各类详细规划的覆盖范围。注重各级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注重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规划管理,树立规划权威,坚决杜绝朝令夕改、盲目随意建设。

完善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实施宝白路改线工程,为周良庄新区搭建交通骨架;大修潘青公路,大修乡村公路45.2公里,继续改善公路交通;实施南关大街南延工程,大修开元路,改造开元路与潮阳大道交口及西街路面,在部分路口增设信号灯,修补城区主干道路3万平方米、宿舍区道路4万平方米,改造广川街等道路排水设施,改善城区交通状况。筹建城区第二水厂,建成周良庄新区供水厂,启动管道天然气入宝工程,实施天宝工业园、霍各庄物流区排水和温泉度假村排水二期工程,实施周良庄110KV送变电工程,提高城区和各产业功能区的配套水平。完善人防设施,启动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发展通信设施,实施通信管线和交换网点扩容工程,建成周良庄新区传输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视需要和条件适时启动其他工程。全年基础设施投入达到6.5亿元以上。

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大力治污、治乱、增绿。启动温泉度假村、九园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增加环卫设施,筹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区新建垃圾转运站2座,改造公厕31座。启动城南供热站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面积。继续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全年植树100万株,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9.7%;实施潮阳大道绿化二期工程,绿化新一中路,改造建设路、环城南路的绿地、绿化带和钰华街桃园,搞好城区园林养护,年内新增绿地面积75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卫生镇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市级卫生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畜禽入区养殖和垃圾、粪便集中处置,年内改造农村户厕5—8万座。

四、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精神文明

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和培训,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推进产学研联合,加速引进科技成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搞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健全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企业、农村、校园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完成一中示范校建设二期工程,建成区模范小学,筹建顺驰小学;推进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完成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扫尾工作;改善高中校食宿条件。增加教育经费拨款,保证教育教学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兴建区医院北楼,改造霍各庄、口东、马家店等乡镇卫生院,新建周良庄卫生院,发展社区医院。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和治疗救助制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机制。推进农村改水和饮用水除氟。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规范文化市场,提升文化品位;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水平,筹建电视台多功能演播厅,扩大有线电视覆盖网络,年内发展有线电视村10个。完成地方志修编工作。完善区体育场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新出生人口质量。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倡导爱国守法、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勤奋自强等道德规范,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严厉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政府、企业和公民信用建设,着力打造“诚信宝坻”。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

五、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关注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全年完成3万人次劳动力培训任务。办好劳动力市场,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1.8万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少于1.2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市场化就业机制,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办法,逐步解决“人员和特困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强力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扩面,加强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妥善解决区属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切实解决雇用童工、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建设,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征地补偿办法,逐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有计划地推进“农转非”,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人口。适度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设立帮贫济困基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实施农村五保户和低保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严格规范医疗和教育收费,减轻群众医疗和教育负担。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增加、不反弹。做好优抚安置、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住房翻修工程,发展无障碍设施。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和疏导矛盾。强化村民自治工作,促进农村稳定。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平安宝坻”。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价格监管机制,提高社会稳定预警能力、突发事件和危机应急处置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通过严密的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针对新时期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社会焦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协调,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防止因侵害群众利益和工作方式失当引发社会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增进民族团结。

继续办好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十件实事。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加强自身学习,打造学习型政府。在政府系统大兴学习之风,广泛开展政治理论、现代经济、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等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搞好全区第一次经济普查,编制好区“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

加快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人民群众。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完善行政效能评估机制,增强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完善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运行机制,规范审批程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政府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解决管理缺位问题。通过优质服务和有效管理,不断改善宝坻的发展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规范型政府。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落实行政复议和过错追究制度,促进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和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加强与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完善热线电话、政务公开等各项制度,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扩大社会各界的民主参与。坚持重大项目决策咨询论证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实干型政府。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创新,敢担风险,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严格责任制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持从严治政,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严控制各项支出,杜绝铺张浪费,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审计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腐败行为,维护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宝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为实现宝坻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