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京市怀柔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994年2月18日在怀柔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赵玉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本届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三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1991年2月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本届政府,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十届人大各次会议通过的决议,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思路、大手笔全面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全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事业进一步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3年,全县完成社会总产值39.7亿元,比1990年增长1.9倍;国内生产总值12.9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工农业总产值30.8亿元,比1990年增长1.5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4亿元,比1990年增长1倍;财政收入1.03亿元,比1990年增长62%;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7亿元,比1990年增长1.3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8亿元,比1990年增长1.3倍;农民人均所得1715元,比1990年增长31%。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八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提前两年完成或接近完成。1992年,我县跨入了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

总之,过去的三年,是改革开放步子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年,也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三年。

(一)农业生产持续全面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三年来,我们坚持“绝不放松粮食生产”,贯彻“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的方针,使全县农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商品化迈出了可喜步伐,正在走上依靠科技、集约经营、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深度加工、注重效益、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轨道。

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平原地区的商品粮,山前暖区的鲜果,两沟的板栗,山区的大扁、红果、制种、苹果和西洋参等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北房镇为主的肉牛基地建设开始起步。通过基地建设,全县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完善配套设施,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三年来,我们围绕基地建设,加强了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设施配套。三年间,完成了牛河治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7.2万亩,发展喷灌7万亩,新打机井28眼,建扬水站17处,西水峪水库恢复建设。新增了一批大型农机具,使农机总动力由1990年的18万千瓦增加到1993年的19万千瓦,规模农场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32项,新品种54个,目前已初见成效。

多元化投资体系初步形成。三年间,县财政累计用于农业的支出达6100万元。农民作为投入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财力投入增加,全县三年累计投入水利建勤工520万个,形成了县、乡、村和农民共同投资发展农业的局面。

农副产品深加工迈出可喜步伐。围绕市场,我们相继开发了粮食、饲料、西洋参、果脯、饮料、肉鸡等系列加工产品。目前,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0%。特别是农业经济开发区的率先建立,为全方位对外招商,开发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载体。

通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保证了农村各业生产的持续、全面发展。1993年,全县完成粮食社会总产量1.4亿公斤,平均亩产672.3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长12%和21%;干鲜果品产量连续10年超历史,1993年总产达到3300万公斤,比1990年增长68%;肉、蛋、奶、菜等副食品产量和商品量也均有大幅度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三年来,我们按照“全县动员、大办工业,带动全县经济腾飞”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县办工业要大上,乡镇工业要强上,村级工业积极上”的指导方针,始终抓住工业这个主导产业不放松,使全县工业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度、高效益的发展新阶段。1993年全县工业完成产值27.1亿元,比1990年增长2倍;销售收入21.6亿元,比1990年增长2.1倍;工业利润1.4亿元,比1990年增长2.8倍。三项指标平均每年递增44%、46%和56%。

动员全县大办工业。三年来,我们积极支持县、乡、村发展工业,动员各行各业兴办工业,同时鼓励发展私营工业,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工业、商办工业、校办工业、福利工业多角并进,国营、集体、联合体、外商独资、合资、个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生产能力扩大,后劲项目增多。三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新上项目500个,相继建成了高标号水泥、健力宝饮料、黄金冶炼等一批规模较大、市场前景好的骨干项目。同时,累计投资10亿元,对300多个老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并已陆续投产见效。在此基础上,加快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了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工艺品等行业体系,造就了具有怀柔特色的工业框架雏型。

工业企业效益逐年提高。三年来,全县工业企业注重内部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销售,狠抓扭亏增盈、盘活资金工作,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1993年,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5亿元,比1990年增长1.5倍,平均每年递增36%。

兴办工业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己见成效。1992年以来,我们建立了雁栖、乡镇企业城、民营、风翔四个工业开发区,乡镇也设立了金桥、渤海、雁南等七个工业小区。目前,已投资3亿多元进行开发建设,批准进区项目近200个。这些小区的设立,为成片开发、大规模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

(三)商贸活跃,市场繁荣

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商业部门积极适应形势变化,走出怀柔,参与全国大流通。先后与全国74个名优产品厂家建立了总经销、总代理关系,形成骨干拳头商品173个,建立外埠批发销售网点93个。1993年,国合商业直接从厂家进货已占商品纯购进的51%,外埠批发销售额占总批发额的58%。

加强网点建设,改善购物环境,县城商业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三年间,商业部门共投资1.1亿元,新建、翻建、扩建商业服务网点37个、6.6万平方米,一批面积大、档次高、功能全的商场相继建成或即将建成。原有商业网点也不断增加硬件投入,加强软件建设,改善购物环境,增加了现代商业气息。

集贸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综合、专业集贸市场18个,年成交额1.5亿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9%,比1990年增长5.7倍。以下元综合贸易市场为代表的集贸市场已经成为搞活流通、繁荣商业的重要载体。集贸市场的建设也带动了私营商业和个体商业的发展,全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并存的流通体系。

县城夜市开始起步。目前,以商业购物为主,集娱乐、服务、健身于一体的县城夜市正在兴起,打破了多年来怀柔县城夜晚的沉寂,为我县改革开放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建筑、房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支柱产业

三年来,建筑业的发展按照“集团化经营管理”的模式,重新构造了全县建筑行业的组织形式,优化了生产要素,加强了行业管理,增强了竞争实力。我县建筑集团总公司已跻身全国建筑行业规模、效益500强。目前,集团形成了设计、勘察、施工、服务、质检、管理、供销、工业生产群体优势。1993年,开复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比l990年增长3.7倍;全部工程合格率接近100%;完成建筑产值5.7亿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15%;上缴税金2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5。

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1992年创办旅游房地产开发区以来,全县已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3家。房地产开发由单纯的住宅开发,向区域开发、标准化厂房、宾馆、旅游度假村综合开发扩展,有些开发公司开始到外埠拓展业务。

(五)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年来,红螺寺、云蒙山和神堂峪自然风景区、雁北神潭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陆续建成开放,原有的旅游景点、涉外饭店不断增添项目和服务功能。1993年,全县7个旅游景点、6个涉外饭店共接待中外宾客133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1.2倍,旅游综合收入也由1990年的634万元增加到4059万元。经多方努力,我们还落实了一批规模大、影响大的旅游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开放,怀柔将真正成为北京的旅游会议中心,旅游业将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支柱产业。

(六)外向型经济异军突起

三资企业发展三年迈出三大步。1993年,全县新发展三资企业121家,合同协议总金额3.1亿美元,利用外资1.1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3.4倍和18倍。在行业上,形成了工业、旅游、娱乐、贸易等多领域合作发展的格局;在规模上,出现了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同时,实现了深山区发展三资企业零的突破。三资企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1993年,三资企业完成产值2.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上缴税收1040万元,占全县税收总额10%。

对外贸易实现了新突破。全县出口企业增多,出口产品增加。1993年,共完成出口供货额2.4亿元,比1990年增长3.6倍;出口创汇924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9倍。部分乡镇企业的产品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了我县对外交往渠道。目前我县已同港澳台、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同中央、市属单位及全国各地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多元化的联系网络和较为稳固的联系渠道。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锻炼了一批干部,为我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下了基础。

(七)山区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按照“走出山区、建设山区、发展山区”的思路,调整了山区建设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建立两个主战场,建好两个家园,建设两套班子”的指导方针,山里山外同开放,山上山下双开发。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可喜成效。

山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山区乡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开发经济沟、经济坡,特别是利用矿产资源开发黄金、铁矿已见成效。1993年,我县黄金产量已近万两。同时,继续走出山区兴办工业小区,积极发展工业,推动了山区经济发展。

1993年,北部山区9个乡镇共实观农村经济总收入3.6亿元,比1990年增长l倍。实现工业产值2.6亿元,比1990年增长5.4倍。山区各乡镇均结束了年工业产值不足l000万元、利润低于100万元的历史,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3年北部山区9个乡镇人均所得1380元,比1990年增长40%。

(八)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年来,我们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完成了一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使全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道路建设方面,三年共投资1130万元,完成了120公里乡村公路建设,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高质量地完成了开放路、兴怀大街、东环路北段、北大街、南环路和南大街改造等建设工程。县城建设突破了旧格局,形成了东西南北连接成网、四通八达的公路街道网,使县城规划建设面积由原来的13平方公里扩大到32平方公里。

在供电方面,投资近亿元,建设了四个11万伏变电站。其中桥梓变电站已于去年建成供电,为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过百亿打下了基础。

在通讯方面,投资2500万元,开通了4000门程控电话。并正在筹建县城程控扩装项目和汤河口,雁栖、凤翔开发区三个程控支局,全县通信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县城日供水3万吨水厂和日处理1.5万吨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建设之中,调整后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供水、排水问题可得到改善。三年来,新建供暖站3座,新增联片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

在绿化美化方面,三年累计荒山造林8.7万亩,飞播造林28万亩,四旁植树282万株,完成了主要街道、重点公路沿线以及县城周边的绿化美化工作。城镇地区新增花草绿地2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已达13平方米。目前,全县的林木覆盖率达到48%。

(九)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收入增加。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2708元,农民人均所得1715元,比1990年分别提高76%和31%。全县人均储蓄余额2669元,比1990年增长1.4倍。

二是居住条件改善。三年来,全县投资2.1亿元,先后改造、新建、开发居民住宅31万平方米,有4700户居民喜迁新居。目前,城镇地区人均居住面积已达8.6平方米,比1990年提高25%;农民住宅也正在向高标准、城市化、居住舒适方向发展。

三是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人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已由过去主要用于满足温饱向营养、多层次方向发展,购买住房、室内装饰、添置高档家用电器已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取向,标志着人民生活正在向富裕型迈进。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进入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三年间,先后建立了农业和果林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技术市场,聘请了18名乡镇科技副经理和980名经济顾问,引进了630名学有专长的科技、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科技兴工、科技兴农”为重点,抓紧了“星火计划”的实施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年来,全县共安排“星火计划”项目49个,科技致富项目12个。在京郊率先建立了乡镇级科技开发示范区(即凤翔科技开发区),为进一步招商引资、进行科技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普教系统,三年来共投资4500万元,新建了四小、四中,改造中小学危旧房屋7.3万平方米,更新、添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用具,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考、高考升学率分别达到92%和77%,初中生合格率达89%,均居远郊区县前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完成了3000人的学历教育,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2700期,有近16万人次接受了在岗培训和职业教育,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实用人才。幼儿教育,三年共投资780万元对“一幼”和大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改造: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95%,比199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三年来,全县共投资1600万元相继建造了第一、第二医院门诊楼和防病中心,并对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添置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医疗条件大大改善。同时,在医疗行业广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实行挂牌上岗、群众监督,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三级防保网络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县的计划生育率连续几年始终保持在98%以上,1993年又有11个乡镇创造了无一例计划外生育的好成绩。

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全县人民的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

(十一)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

三年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经常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教育,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各乡局开展了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在窗口行业推行了“文明礼貌服务”、在执法部门开展了“文明执法”’、在农村开展了“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我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介,宣传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成果,宣传先进典型,大大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工作热情。

开展“二五普法”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综合执法工作,使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正在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安、司法部门以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为重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基层政权得到巩固,“双拥”、扶贫、优抚、“五保”、灾民安置、社会养老保险、复转军人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十二)政府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首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通过树榜样、抓典型等多种形式,加强了教育和监督,有效地抑制了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现象,使政府各级工作人员保持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良好风貌。同时,我们建立了举报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县长接待日制度,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坚持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经常征求政协委员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使政府工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监督下顺利进行。

其次,政府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经常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为基层、为企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全面、快速的发展,总结起来,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四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

三年来,我们始终抓解放思想不放松,并注意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

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我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清除一切阻碍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障碍,及时调整确定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高起点构思,大动作起步,超常规运作,跳跃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把我们这个资源大县、人口小县,建成经济强县”的目标,并多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全县上下出现了敢想、敢闯、敢试的新局面。

其次,大胆试办经济开发区,己初见成效。我们以开发区为窗口,带动全县外向型经济发展。1992年以来,我们经市政府批准,先后建起了总规划面积为18.6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开发区一期征地、“六图两书”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并投入2亿多元进行了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企业进区“安家落户”。

第三,大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并对各乡、局实行了“八五”后三年经济总承包,调动了全县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深化改革、建立新机制,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年来,我们重点围绕转换机制这个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本着“简政放权、政企分流、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自觉地进行了转换政府职能改革。政府各部门主动下放权力,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工作人员,兴办经济实体,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二是积极进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在全县范围内深入贯彻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及《细则》;在商业企业实行“四放开”和“公有民营”试验,增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先后建起了人才、技术、劳务、房地产交易四个生产要素市场,促进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四是大力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一年多来,全县共批准设立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106家,募集股本金6亿多元。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明晰了企业产权,促进了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产权制度上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供了条件。

(三)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重点突破是关键

首先,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全县工作的首位。三年来,我们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县的中心工作,要求全县上下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政府各部门努力把自身职能和全县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综合部门创造出“快办室”、“一条龙服务”、“三同时审批”、“一日审批、三日发照”等一系列新的工作方法。计划、金融、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和筹措发展资金,三年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9.5亿元,投放财政周转金1.5亿元。为解决农村和企业负担过重问题,县政府先后几次对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和乱摊派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了72个收费项目,降低了22个项目的收费标准。所有这些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抓住重点、带动全局。三年来,我们在工作上坚持抓主要矛盾,通过重点突破来带动各顶事业的发展。一是每年筛选一批影响全局的项目作为全县的重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按月检查,年终考核,奖罚兑现,保证了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二是每年选择一批有前景的经济发展增长点,进行重点扶持,使其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骨干和龙头。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已有7个工业产值亿元乡(镇)局、4个亿元村、69个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四)县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支持是顺利开展政府工作的保证。

三年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县级领导思想统一、认识一致。人大、政协不仅对政府工作给予监督、支持,而且直接参与全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应当说,我们三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同时,政府的工作还得到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配合,得到了中央、市属驻怀单位和驻怀部队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旧框框、旧格局和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一些同志产生了思想解放“到顶论”,表现为满足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速度,总是与过去比,与落后比,沾沾自喜。还有相当一批单位,计划经济职能削弱后不知干什么,发展经济的兴趣不浓。

第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相当一批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决策者不熟悉法律、金融、贸易等方面的知识,不懂国际上通用的商业惯例,运作项目水平低,工作方法不灵活、不轻巧。有的部门,特别是企业主管部门,抓不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导致有时决策滞后甚至决策失误,造成工作被动。

第三,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一些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靠财政补贴、靠行业保护、靠画地为牢、靠垄断经营来维持,研究行业之间、上下之间、内外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不够;全县对外开放的意识不强,深度、广度不够,错过了许多发展机会。

第四,山区经济发展仍然缓慢。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

关于下届政府工作目标的建议

下届政府任期五年(1994年一1998年),是我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提前实现小康的时期。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县的实际,下届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围绕提前实现小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廉政勤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进入市场,实现农村收入翻两番,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两百亿,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主要经济奋斗目标是:到199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递增42%;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年均递增42%;工农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递增4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递增36%;出口供货额40亿元,年均递增76%;财政收入2.5亿元.年均递增1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年均递增15%: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年均递增15%。总之,下届政府任期内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达到小康,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显著改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陆续建立,交通迅捷便利,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根据这一规划蓝图,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1、产业发展

——继续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新行业、改造老企业为突破口,发展汽车、机电、电子、建材、冶金、化工、饮料、食品、纺织、服装、包装、印刷等骨干行业,生产优质产品,创出名牌,达到规模,实现工业快速增长。1998年,全县的工业产值要达到193亿元,比1993年增长6倍,年均递增48%。工业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要见到成效,以现代化企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全县工业上新台阶。

——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全面实施农业“三高”工程规划,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要达到7亿元,比1993年增长89%,年均递增14%,农业收入实现翻番。

——商业要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国际化的思路,走向全国,进入世界市场。要积极开展连锁店、专业店经营,繁荣县城夜市。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20亿元,比1993年增长1.9倍,年均递增24%。

——旅游业要狠抓中国民族文化城、长城狩猎度假村、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北京首席国际休闲俱乐部等一批新项目的建设,还要设计开发—公工期短、见效快的现代旅游项目。通过完善设施、加强服务、扩大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周末旅游度假区。1998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亿元,比1993年增长6.4倍,年均递增49%。

——建筑、运输、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也要以较高的速度全面发展。1998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亿元,比1993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21%;实现运输业产值6.5亿元,比1993年增长4.4倍,年均递增40%;商饮业产值9.5亿元,比1993年增长4.3倍,年均递增4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要逐步提高,发展速度要加快,社会化、专业化的水平要提高。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外资,进入国际市场,全方位对外开放。出口供货额要达到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发展三资企业累计达到l000家。每年利用外资不少于2亿美元。海外企业、边境贸易都要有新的进展。

2、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工作要在巩固和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高高中普及率。要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我县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建设五中、五小、少年宫、四中实验楼、二中实验楼、一中图书馆,并完成一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同时要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卫生工作要继续巩固、提高三级医疗防保网水平,达到全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同时要增加投入,完成中医院病房楼、肛肠医院、妇幼保健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工作,还要建设好村级卫生室,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使全县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70岁以上。

——文化体育工作要向群众性、社会性、专业性发展。要努力筹集资金建设体育运动中心、博物馆和县城地区有线电视台,提倡各单位和全社会办文化娱乐场所。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家庭用于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要达到消费总支出的16%以上。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下届政府应以县城为中心,城乡结合,全面开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继续加快道路建设,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城市道路要继续延长、拓宽,扩大交通流量。乡村道路要以硬化路面、提高质量为主,适当延长一些路段。要积极推动101公路改高速工程的实施。五年计划新修公路150公里。在县城建设一座驻站200部客车的公共汽车站,使日客流量达到l万人次。形成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

——改善邮政通讯条件。1998年,全县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0万门,形成全县程控电话网。建成邮政中心,提高邮件的传递速度和质量。

——建成供电调度中心,发展、完善输变电网、站,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保护环境,建设减少污染、节能的市政项目。污水处理厂要从日处理1.5万吨扩大到5万吨。县城将建设热电气联产或煤气发生站项目,实现部分地区供气管道化,扩大供热面积,综合利用能源。

——新建居民住宅6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11平方米,基本实现一户一套住房。

——按照“先见林、后见城”的指导思想,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花园式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16平方米,全县的林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村镇建设要上日程,主要乡镇所在地要统一规划,改善市政条件,建成新的经济中心。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开发启动。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待业保险体制要陆续完善;扶贫、社救、减灾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政府财力予以解决。

5、改革目标

——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我县各项改革的综合配套。

——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发展多种产权所有形式的经济实体,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为提前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深入企业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有计划地对企业进行改造,形成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和独资公司为主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使企业全面进入市场。

——完善市场结构,培育市场体系。在巩固、扩大、发展、提高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信息市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扩大各类市场的开放度,促进市场联网,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在进入国际市场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不断深化财政、税收、全融、投资、计划、统计、会计、教育、卫生、住房等各项配套改革,以适应国际化接轨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各位代表:

下届政府工作目标是宏伟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只要逐年落实计划,真抓实干,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一九九四年政府工作设想

199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抓机遇、加速发展、确保计划、力争翻番、为提前实现小康打好基础。全县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社会总产值60亿元,增长51%;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增长40%;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62%,力争翻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19%;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16%;发展三资企业150家,增长24%;外贸出口供货额3亿元,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增长48%。主要工作重点是:

(一)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加大改革力度

1994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改革:

1、大力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对现有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功能,抓好2—3家法人股、个人股上市工作。全县要进一步扩大股份经济范围,再组建、改造150个新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2、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单一公有制企业。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先在单一投资主体的公有制企业进行公司制试点,然后有计划地把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和县办集体企业从原有的企业主管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实体公司。对小型、微利企业积极推行“公有民营”,可以用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成建制地把企业交给个人去经营,也可以实行部分民营。要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活力。企业主管局(公司)陆续转变为资产管理机构或经营实体。

3、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已建立的物资、劳务、人才、科技、房地产市场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市场作用,并争取与全市、全国联网,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建信息市场、金融市场,使要素市场结构日臻完善。

4、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统计、会计等项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公费医疗、住房制度等改革措施。

5、按照“转变职能,政企分流,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各部门要把工作职能重点放到设计项目、加快开发、扩大开放等方面。每个单位都要分流出一批人创办经济实体,并要保证完成各项计划指标。

(二)按照“三高”目标,大力开发农业

1994年,全县农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单项工程起步,加快基地建设,全面实施农业“三高”工程规划。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建立基本粮田保护制度,建设好平原地区的几个现代化农场,提高商品粮基地的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稳产、高产。1994年全县粮食产量要达到1.3亿公斤。

二是抓好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开发改造新老果园4万亩。发展新菜田5000亩,建设高标准菜田2500亩,发展肉牛1万头。“三高”农业规划方案确定的十大基地,1994年要继续全面推进。国家“三高”农业开发示范县、肉牛示范县的示范内容要按期实现。

三是大力推进专业村、专业乡建设。以优势农副产品为龙头,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是农村致富的好途径。要动员一些村、户进行示范,实行重点突破。

四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贮藏、运输等延伸产业,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15条龙。

五是增加农业投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抓好农机具的选型配套,把科技发展与“三高”农业融为一体,加快我县实施农业“三高”二程的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三)大力推动全县工业快速发展

工业是振兴怀柔经济的主导产业,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抓好。1994年全县的工业产值要突破45亿元,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1.8亿元。

抓发展,扩大规模。工业发展的时机好、潜力大。我们要充分利用优势,引进公司、工厂到怀柔落户,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鼓励、支持外商设立独资公司,联合各方面力量发展工业。1994年要重点突破村办工业,活跃县办工业,发展乡办工业。县乡村工业要继续增加投入,实施技术改造,搞外资嫁接,培育新的增长点。乡村工业要抓出产值上亿元企业2家,5000万元企业8家,3000万元企业10家,2000万元企业30家,1000万元企业50家。县办工业也要抓出亿元企业3家,5000万元企业5家,100O万元企业23家。还要规划一批10亿元、5亿元、1亿元以上乡(镇)、局(公司);培育10亿元、5亿元以上工业小区和重点骨干企业,推动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水平。1994年要消灭年工业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乡(镇),500万元以下的县直属局(公司)。在项目的选择上,不怕大、不嫌小,只要有效益,市场好,就要下决心干成。

抓调整,促进工业向集团化发展。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围绕市场,设计、组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竞争能力的骨干行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逐步形成以行业、资产、供销为连接纽带的企业集团。

抓质量,扩大市场。市场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竞争,要想把握竞争主动权,就要下决心抓产品质量。全县上下要增强质量意识,掌握国际、国内质量标准,完善质量检测系统,提高产品质量。要改进包装、装磺,采用灵活、先进的营销策略,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抓管理,求效益。要善于学习利用先进的管理办法,科学地管理企业,促进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使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实现最优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落实企业内部责任制。

(四)进一步搞活流通,繁荣市场

商业部门要集中力量抓好“京北大世界”、“台资企业商城”等新网点和专业集贸市场建设,进一步改善购物环境,增加现代商业气息。要跳出怀柔,打破传统批零模式,以商品自然流向为基础,调整机构,重组网络,按照“买全国、卖全国、国际化”思路搞大流通。同时要开门招商,吸引县、内外的企业和个人来怀经商,把怀柔建成京北地区开放式的商流、物流中心。全县的饮食、服务、修理、健身、娱乐等第三产业也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要进一步办好夜市,繁荣全县经济。

(五)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接轨工程

外向型经济要立足大经贸、大市场,扎扎实实地落实国际化接轨工程实施方案,带动全县经济腾飞。

继续大力发展三资企业。1994年,三资企业发展力争突破150家,协议总金额3亿美元,利用外资2亿美元:在抓好数量增长的同时,要提高质量。三资企业开业率、入资率、投产率,要有一个大的提高,不断增加出口创汇。1994年要消灭发展三资企业白点乡、白点经济局(公司)。

打通多种渠道,扩大对外开放。要努力打通使馆、商社、外经外贸部门和民间往来等渠道,下力气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国外大公司、大企业来我县搞开发。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活动,组织好本县经贸洽谈会,形成京郊投资的新热点。

敢于走出国门,涉足海外办企业。1994年要建成海外企业5家,并使之成为我县在海外拓展事业,收集、反馈信息的窗口。要积极推动县办、乡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敢登“大雅之堂”。

不断扩大出口。要积极开拓出口渠道,增加出口商品,全年完成出口供货额3亿元。

(六)开创旅游事业新局面

旅游业是我县重点发展行业。1994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强公关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打通旅行社环节,增加国外旅游团体接待数量;第二,完成“北京周末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工作,力争申办成功;第三,加快已立项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进度,设计推出一批新项目对外招商;第四,加强为旅游配套的宾馆、饭店等服务设施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我县尽快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区。1994年,全县各景点、饭店接待中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

(七)下大力量抓好开发区建设,力争实现实破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振兴我县经济的希望所在。1994年,开发区建设要在四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继续多方筹资,完成起步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使水、电、路、气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二是完成起步区60%以上土地的出让、转让工作,及时回收土地出让、转让金,实现滚动开发。三是扩大招商引资,争取年内有百家新企业进区开发。四是动员全县各部门积极参与开发区建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的“四部一室”要各司其职,切实发挥作用;县直各部门都应集中力量为工业开发区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开发热潮。

(八)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县城建设要完成东环路南段连接南环路、城南千亩绿化、供电中心、电信中心、邮政中心、供水厂、污水处理厂、体育运动中心、30万平方米住宅、公共汽车站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要抓好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的绿化美化工作,建成20个花园式单位。要加强县城管理,保持、发展“京郊一枝花”美誉。

乡村建设重点是乡镇所在地和一些示范新村。庙城、杨宋、北房、桥梓、汤河口、怀北六个镇和范各庄乡都要做出建设规划,分步进行实施。每个乡镇都要规划建设好一条街、一个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日趋活跃的中心集镇,并以此为中心,引导、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九)继续实施山区致富工程

没有山区的脱贫致富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因此,从1994年开始,我们将加大实施山区致富工程的力度,继续坚持“设立两个主战场,建设两个家园”的战略思想,加快山区建设步伐。1994年,要按市场经济要求,从六个方面入手实施山区致富工程:一是利用山区资源,发展“三高”农业。继续抓好山区种子基地建设,发展果品生产和畜牧养殖业,积极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完善服务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商品化。要放开政策,打破地域界限,面向县内外、国内外吸引投资者来开发山区资源,谁开发谁受益。三是继续办好山区工业小区,以小区工业的发展,引导、带动整个山区经济发展。四是放开政策,鼓励农民开发荒山、荒坡、荒沟,结合治山、治水,实现致富。五是要合理调整山区人口布局,有计划、有导向地实行山区人口转移,使一部分人摆脱恶劣环境,实现致富。六是县政府要筹集一些资金设立山区开发基金,支持山区发展经济。

(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抓好26个“星火计划”项目、8个“科技致富”项目、

15个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和20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利用科技市场的中介作用,继续大力引进国内外的人才、智力,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兴办民营科技开发机构。

(十一)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普通教育要重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和“四五一”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全县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巩固合格率,提高优秀率,培养特长生,创建特色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重点是加强国际经贸知识的培训,继续搞好职工的岗位技术培训,为全县各项建设事业培养一批专业对口的实用人才。幼儿教育要巩固、提高幼儿入园率。文化、体育要走向市场,逐步做到“以文养文”。卫生工作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防保健,巩固三级防保网。加快中医院病房搂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改造的建设进度;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要继续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贯彻《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县的计划生育率要保持在98%以上。大力发展民政福利事业。通过发展民政经济、增加收入,走出一条扶贫新路子。

(十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为我县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制意识。要按照“依法治县”的要求广泛开展法制教育,继续推进“二五”普法、强化全民的法制观念。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加强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政。企业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学会依法经营,依法保护自己。公安、司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十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保持良好信誉。政府工要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讲究办事效率,利用各种机遇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效益,保持金融信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放心大胆地来怀柔投资开发。

抓住主要矛肩,实现重点突破。1994年,县里又确定了牵动全局的38项重点工程,我们将继续采取县级领导挂帅、部门领导主抓、实施责任人具体组织、联系银行重点支持的目标责任制,对每项重点工程都要按季、按月排进度,实现重点突破,确保重点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

为政清廉、勤政为民。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求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制定和完善从政制度,规范行政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违法、违纪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对大案要案,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各位代表:

下届政府五年的规划和1994年的各项目标是经过认真测算的。只要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我县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飞跃。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