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城区区长  牛青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及2012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的五年,是东城区历史发展进程中继往开来,成果丰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是东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全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胜利完成了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历史性重大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和“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及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预计达到2.25万美元。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0亿元,是2006年的2.19倍。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单位GDP能耗预计降至0.22吨标准煤,较2006年下降30%。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14%,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六个重点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64%。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48家,技术交易额近300亿元。重点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王府井升级战略稳步推进,百货大楼北厦、澳门中心、乐天银泰等5个项目竣工,新增商业商务面积30万平方米。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快速发展,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开创了“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发展模式,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累计实现交易额13亿元,荣获“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东二环交通商务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以总部企业为特点,以金融、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要业态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国际体育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城六区率先组建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搭建起综合服务统一平台。招大选强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引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诺西通信公司、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等中外企业入驻。区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达到14家,位居全市第二。楼宇经济监测工作持续推进,税收超亿元的楼宇已达31座。做大做强区属国有企业,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由90家整合调整为6家,增强了区属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资金保障、贷款平台、银企对接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发挥其在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作用。改革区街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对外开放交流取得新进展,实际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国际友城达到18个。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整体推进,城市面貌明显提升

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第一任务,探索形成了“保护风貌、疏解人口、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四位一体的总体思路和“四个百分之百”的保护经验,实施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保护工程。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推动全方位立体化发展,以空前的胆识和力度开展了前门地区600年来最大规模、最全面、最彻底的修缮整治工程,累计投入140多亿元,搬迁居民近1.7万户5万余人、企业534家。前门大街荣获第二届中国环境艺术奖(综合类)最佳范例奖,成为继王府井大街之后,北京市第二条“中国著名商业街”。胜利完成了南中轴路综合整治,再现了宏伟大气的中轴气象。完成台湾会馆、阳平会馆、蔡元培故居、于谦祠、欧美同学会等一批文物抢险修缮。高标准修缮了前门草厂地区533个院落、5000余间房屋,整治了东四三至七条等近百条胡同。南锣鼓巷市政改造项目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与社区”市政项目全球金奖和“2011亚洲都市景观奖”,国子监街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率先推出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我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力实施“危改战役”,着力加强住房保障,创造性提出“菜单式”搬迁政策,平稳搬迁安置居民42376户。通过房屋修缮,2万户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实施了2.23万户用水“一户一表”改造、1.4万户老旧楼房通天然气、7.12万户平房区“煤改电”等工程,全面完成文保区煤改清洁能源工作。

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东南二环辅路、龙潭路、北京南站外部路网、东直门交通枢纽外部路网等一批道路建设,推动微循环改造,城市路网级配关系更加合理。积极探索解决停车难问题,在26条胡同试行机动车“单行单停”,利用市政空地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崇雍大街环境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全线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推进地铁5、6、7、8和14号线拆迁工作,统筹站点用地综合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完成108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建设。建成了北二环城市公园、东二环景观带、南二环二十四节气公园等一批精品,实现辖区内二环绿色环绕。全区绿化覆盖率预计达到31.25%。圆满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任务,区域空气质量连年提高,2011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预计达到75%。

(三)社会管理全面加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参与度明显提升

创建了“以网格化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前提、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为标准”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实行“大城管”体制,将市政管委调整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明显提升了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能力。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所有街道、地区均成立了综合执法组,实行“统一办公、统一装备、统一执法、统一考核”,较好地实现了“法律法规的综合,执法力量的综合和执法手段的综合”,全区的法治水平明显提升。东城区在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和城管执法考核中一直位居前列,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区”、“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奖”、“数字城市建设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全国城市管理经验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东城区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初步形成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创建了“信访代理制度”,信访代理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区、处级领导代理的重点矛盾纠纷稳控化解率达84.3%,17个街道和各社区代理11192件,案结事了9435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信访代理制度”得到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经验在全市和全国推广。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平安东城”建设,百户居民及万人发案率连续五年在全市保持最低水平。把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首要任务,建立消防安全新体系,把消防力量下沉至街道、社区,形成了“1+2+X”消防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春节期间火灾同比下降了84%。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成立了市民中心、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与区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健全“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居民会议常务会”等居民自治经验在全市推广。

(四)民生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明显提升

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了“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蓝天工程”、“学习e网通”建设,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我区成为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化“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提升优秀教育人才综合素质。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建了汇文中学、五中分校、一师附小等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推进“校安工程”,累计加固翻建34.9万平方米学校建筑。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区发展辐射力度,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在通州区等地设立二中、史家胡同小学分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汇文中学“黄南班”培养出第一批高中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100%。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率先实施药品零差率、收支两条线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市领先水平,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5岁。推行居民健康责任制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服务。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窗口。大力推进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管理社区”建设,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不断挖掘区域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了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高端文化品牌;着力打造皇城文化国际旅游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等旅游文化品牌;扶持发展“功夫传奇”等演艺文化品牌,创造了同一剧目在国内外连续演出近5000场的全国纪录;持续推动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等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拓展南锣鼓巷胡同节、蟠桃宫庙会、金鱼池社区节等社区文化品牌。推动驻区单位内部文化设施对居民开放,构建“一刻钟服务圈”。

积极推进“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打造全民健身体育节、中国北京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及“快乐周末”等品牌活动。东城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第29届奥运会、第16届亚运会上分别取得了5枚金牌和8枚金牌的好成绩。创建了21个“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16个“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全面实施“数字东城”行动计划,信息化工作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光荣称号。东城区还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区”和“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民族宗教侨务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地方志、残疾人、妇女儿童等方面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六个一’工程”,发挥“创业者俱乐部”作用,完善了9项就业政策,建立了“4050创业者专项资金”,扶持了1972个创业项目,带动了465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创业孵化园”,形成“周主题、月特色”的就业服务模式,针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特困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特困人员实行托底安置。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开通“社区就业信息发布直通车”,搭建社区失业人员动态服务管理平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43661个,安置失业人员100197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大力扩展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转变。认真贯彻“一老一小”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圆满完成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信息采集和持卡就医工作。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累计收缴415.9亿元,累计支付400.81亿元。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全区累计支出最低生活救助保障金和专项救助资金4亿元。全面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办法,形成了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体系,共有33977名老年人、3687名残疾人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建成北苑区级养老院。推行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纳入监控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71%,为27147名劳动者追讨工资5471.95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政府自身建设继续加强,履职能力明显提升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完成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推行依法行政考核评价新机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推行行政执行力建设,健全完善年度工作任务书制度,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科级公务员跨部门交流。政务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建设。通过推行“一会制”改革,五年来精简会议500多个,节约经费2000余万元,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提高“一岗双责”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筑牢廉政风险防控的“三道防线”。积极开展源头治理,强化审计监督,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新的东城区组建以来,我们牢固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规划体系建设年”取得丰硕成果,编制完成69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形成了以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龙头,“十二五”规划和“三个东城”行动计划相互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强区”战略,在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模式、打造文化航母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幸福大剧院奠基,标志着天坛演艺区暨首都核心演艺区建设正式启动;天街控股集团公司成立,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搭建起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平台;与北京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率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并引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搭建起了大规模的融资平台。“十大保护项目”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玉河北区再现京城“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胜利完成了台湾文化商业街、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的修缮建设,鲜鱼口大街被评为全国第一条“中华老字号商业街”。前门地区近2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市政基础设施实现了现代化,地上全面保护、地下设施现代的空间格局已经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探索了重要经验。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动“二四三”高端产业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实现开门红。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6.7%。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投资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口径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预计增长均超过20%。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一年来,我们继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实现了新发展。进一步融合网格化、信息化、信访代理、综合执法等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把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向社会管理领域拓展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天上有云,地上有格,空中有网”、“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的社会管理“东城模式”,得到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经验在全市和全国推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两次到我区调研,并给予表扬。以“九横八纵”主干路网为重点,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秩序,“八个明显提升”效果彰显。荣获全国首个“国家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称号,顺利完成了“全国文明城区”复检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办实事,抓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4万元。推进“场地对接”蔬菜流通模式,建成10家天镇蔬菜直营店和15家新发地直营菜店。1800户廉租房家庭实现配租入住,是五年来配租力度最大的一年。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全区各条战线成绩显著,各项事业硕果累累,涌现了一批东城试点、东城模式、东城经验,获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向关心支持参与东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五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我们的工作体会主要有:

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加快科学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工作符合中央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符合东城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二是坚持抢抓机遇,促进跨越发展。抓住机遇,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用足用好机遇带来的发展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东城建设与发展的新跨越。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持续发展。五年来,我们旗帜鲜明地鼓励和保护改革精神,坚持不懈地支持和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强化机制创新,突破体制瓶颈,破解发展难题,为东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和谐发展。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应当尽心尽力尽快办好。特别是认真解决好就业、住房、环境、安全等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东城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经济高端发展格局仍然任重道远;二是区域文化底蕴尚未充分挖掘,大量文物建筑亟待修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三是区域发展相对不均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公共服务需求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四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交通拥堵、胡同环境等问题需要大力整治,城市管理水平创一流仍然任重道远;五是目前全区仍有10万户约30万人居住在老旧平房中,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面完成老旧小区危旧房改造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六是应对维稳工作新形势,履行好“维护首都社会稳定”这个首要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履行“四个服务”职能仍然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和2012年工作任务的建议

未来五年,东城区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文化强国”战略,为我们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北京正按照“五个之都”的方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步伐,为我们建设世界城市窗口区创造了新的历史舞台;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为我们实施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空间。面向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发扬“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精神,建首善、创一流、作表率,努力推动东城区更好更快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总体定位,深入实施两新四化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在更高起点、以更高标准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努力在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进程中走在前列。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突出文化引领,实现创新驱动文化是东城区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全面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文化强区”战略,积极践行北京精神,推动“首都文化传承、文化经济融合、文化服务提升”三位一体发展。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利用方面,坚持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并重。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推进一批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整治,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在2013年北京建都860周年之前全面完成“十大保护项目”,筹划启动一批新的项目。在文化惠民方面,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重,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强化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服务支撑能力,逐步确立“文化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在搭建融资平台方面,坚持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并重,共同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断探索历史文保区保护利用的多元化模式。

——加快经济转型,实现高端发展作为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东城区在聚集高端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在经济结构广泛深刻调整阶段,要抢抓资源重组的机遇,以招大选强为龙头,强化“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在提升高端产业集聚度上实现更大的突破。以增量引入和科技创新带动存量发展,统筹利用各类资源,调整优化业态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加快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扶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美元。

——坚持建管并重,实现宜居和谐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必须强化首善意识,坚持一流标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品质,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基础。要把“一轴两带五区”和天坛演艺区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大项目带动,展现首都特色和高端品质。坚持基础设施优先,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要把城市管理作为永恒主题,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标准化水平。要把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为谋求人民福祉、实现长治久安、体现文明水平的重大战略,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取得更多更大实效。要把民族宗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人口疏解政策、途径和方法,科学调控人口规模和结构,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高水平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狠抓民生保障,实现成果共享必须要把最大程度实现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要抓住改善住房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通过危改、解危排险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要抓住就业这一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完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充分就业;要抓住信访这一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深入推广信访代理制,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要抓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最普遍的民生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抓住安全稳定这一最首要的民生问题,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政通人和事业兴。新东城已经具备了实现大发展的良好基础,全区干部的团结融合为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我们将始终致力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推动新东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站在新起点,以更高标准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夯实“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发展基础。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9%,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一)以保护与传承为第一位任务,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面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继续推进“十项历史文化保护修缮整治工程”、“十项文物抢救和保护修缮工程”和“十个会馆抢救和保护利用工程”,加快实施钟鼓楼广场环境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左安门角楼等重要历史遗迹复建和前门铛铛车南延等重要项目,完成明城墙遗址修缮、广东惠州会馆保护利用等工程。以首都旅游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中轴路、前门、南锣鼓巷三个旅游功能区建设,培育国学弘扬、国际会议、中医药特色三个高端旅游业态。保护、传承、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发挥大型区属国有企业优势,深化与北控集团的战略合作,做实做大“东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加快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库建设,尽快实现资金项目对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高水平编制北京天坛演艺区规划,加快推进幸福大剧院建设,努力争取年内再启动一批剧场建设,打造演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以雍和园为主园区,以前门、龙潭湖为分园区,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国家原创音乐产业(北京)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聚集高端企业,依托中国美术馆和隆福寺区域,着力打造高端艺术品交易集聚区。积极推进区属文化企业重组,加强与中央、市属及民营文化企业强强合作,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航母”。实施老字号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促进和支持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

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弘扬、认真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基本实现区属文化馆、图书馆及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快社区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和“一刻钟文化圈”建设。继续办好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及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举办好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南锣鼓巷戏剧节等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扎实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调整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经济监测体系、产业促进体系和行政服务体系,按照“二四三”产业发展方向,努力构建经济高端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以安内大街商业业态提升为试点,探索商业发展高端化;深化资源整合和改革改制,引导国有资源、民营资本向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集中;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步伐,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采取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战略投资投向我区新兴产业领域。

加快规模聚集,实现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入实施王府井、东二环“两带”品牌升级、南北融合战略。推动王府井大街与金宝街、银街、崇外大街、祈年大街联动发展,力促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海港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东方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统筹推动“五区”建设,重点加快中关村雍和园、前门、龙潭湖三大特色产业集聚区规模化发展。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要重点引进重大文化项目和骨干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建立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推广平台。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要深入挖掘、整理、展示历史文化;加快推进地上地下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配套。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要结合天坛演艺区规划建设,优势互补,统筹规划体育和文化项目,推动体育产业与演艺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永外现代商贸区与和平里商务新区,要积极推进区域改造和业态调整升级。

加快招大选强,实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加强引企促税工作。认真落实区街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及有关政策,调动街道招大选强及税源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服务辖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作用。着力加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区、名街、名店、名品建设,继续办好第三届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和前门历史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努力把王府井大街和前门大街进一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名街。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强化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地建设。

(三)以提升品质为重点,统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

进一步树立“让文化成为城市的灵魂,让城市成为文化的载体”的理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全力保障在建项目安全有序推进,确保银河SOHO中心、东华广场商务区、新世界酒店三期等项目全面竣工,大力推动东直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积极推进北京文化创意大厦、北京旅游国际中心、玉河南区工程、新市民中心、时间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地铁6、8号线站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地上地下立体式发展。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顾问组的作用,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艺术品位。

加大整治美化力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重点时期、重要节点的环境提升及景观布置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优美和谐的环境氛围。继续深化实施“九横八纵”主干路网“八个明显提升”工程。在60个小区(胡同)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成前三门大街、东内大街、和平里南街西段、光明路等道路绿地的提升改造。加强公共绿地建设,大力实施立体绿化,扩大改造绿地15公顷,完成屋顶绿化2公顷,积极创建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社区。深化垃圾减量工作,建设并运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实施崇文门东大街等27条主次干道架空线入地工程。加强对施工扬尘、渣土遗撒、油烟噪声等污染源的治理,启动非文保区煤改电工程,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高城市出行效率。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20条胡同推广机动车“单行单停”。继续推进街巷学校地下停车场等市政设施综合建设。确保东西四块玉路竣工,加快推进正义路南延南段等4条道路开工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施公共自行车接驳工程,建设100个自行车停车点。

(四)以加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全面深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建设,进一步落实“三级平台、四级管理”体系,实现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类工作对象底数清、情况明,实施无缝隙、精细化管理。继续探索社会建设多元化参与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治理。以“共建社区、共享和谐”为主题,建设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六型社区”。全面深化社区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住宅全员人口动态统计信息系统。

全面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和基础。要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再发展、再提升。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学区化战略,全面增强名校名师的辐射力,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特色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深化学习e网通建设,扩大优质课程资源的校际共享力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5所幼儿园,缓解幼儿入园难问题。推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市民学习基地建设,继续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启动“教育家成长工程”和全员轮训,完善“名师名校长工程”和“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全面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研究制定东城区教育空间布局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学校抗震加固和翻建工程。

全面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年内实现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正式开馆,建国门医院、东四妇产医院完成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和平里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楼项目。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完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达到50个。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率达到全区人口的30%以上,培养家庭保健员1100人。以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为契机,建设40个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积极促进学校和社会单位对外开放体育设施。

全面维护团结和谐局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普及,加强宗教场所的服务管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继续开展与港澳台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依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五)以群众利益为导向,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政府主导,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继续开展危楼改造和平房院落解危排险工作。加快推进宝华里、祈西、西革新里、崇外6号地危改进度,力争启动望坛地区一期居民搬迁工作。年内实现弘善家园小区全面交付,加快推进通州区“两站一街”、朝阳区豆各庄等外迁安置房和保障房项目建设,先行规划和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证和住房同步交付使用。全面打造住房保障阳光工程,实现廉租实物住房申请家庭应保尽保。

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继续做好信访矛盾的源头预防和排查化解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按照确保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信访群体性事件、敏感时期无非正常上访的工作目标,加强化解疏导工作,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3+X”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广“家和万事兴”群众自治调解组织等经验,全力构建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工作体系。

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开展社区服务站“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东城特色创业平台,借助“创业者俱乐部”和“创业孵化园”等载体,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创业实体。优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力争“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65%以上,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20个。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探索研究社会救助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有效衔接的保障机制,完善低收入家庭医疗、教育、住房、供暖等方面的专项救助政策,确保社会救助无盲点。各项社保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继续深入落实“九养”政策,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继续把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首要任务。牢固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继续推广完善火灾隐患定期排查机制,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控制,加大整改力度。切实开展好簋街燃气消隐等重点工程。推进社区消防安全建设,大力推广平房四合院防火颜色等级警示制度。依托综合执法平台和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强化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公共安全新体系建设,全力压减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做好重点地区治安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继续保持全区刑事发案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始终坚持群防群治,加强互联互动,全力夯实综治维稳工作基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六)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多渠道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制度和服务方式创新,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推进服务集成中心建设。理顺和规范部门职责权限,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为民造福上。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完善日常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进科级领导干部100%竞争上岗制度和公务员交流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完善考评机制,着力治庸治懒,着力真抓实干,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精简会议、文件,狠抓工作落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制止铺张浪费。

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着力治理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审计、监察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树立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区干部团结融合的大好局面,为新东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为开创新东城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