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公文写作艺术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国家撰写了数以千计的公文,仅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的就有340多篇。毛泽东写作公文,从不简单对待,而是运用他博古通今的知识、活泼生动的语言、辛辣幽默的文笔,将公文写得光芒四射、文质并美。

清楚准确

公文是为了公务活动而写的,必须恰当反映和处理公务。这就要求公文必须清楚准确。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提出了公文的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出自毛泽东之手的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楚准确,叙事特别清楚明白,没有任何模棱两可的话,没有任何语句不清楚的话。以毛泽东1948年1月7日起草的党内指示为例。这篇公文一开头用几句话写清楚了建立报告制度的必要性:“为了及时反映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起见,从今年起,规定如下的报告制度。”接着,毛泽东写了两条规定。一条是“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一条是“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并且照过去规定,每月作一次战绩报告、损耗报告和实力报告外,从今年起,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每一条规定后用简明的文字写清楚了报告的内容、字数、写法、发到中央的日期,以及这样做的道理。这篇公文让人一看就清楚,要求的是什么,需要怎样做,这样做的道理,非常清楚、准确、简要。

毛泽东写的这个党内指示,文字不多,却解决了大问题。当时,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许多城市已经解放或者即将解放,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正规程度大为提高,全国胜利已经在望。但是,山头主义、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党内仍然存在。这种情况,迫切要求党迅速克服存在于党内和军队内的任何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这个指示中所规定的报告制度,是中共中央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无纪律无政府倾向的长期斗争在新条件下的一个发展。它成为党内延续至今的一项重要制度。

毛泽东不仅自己写作公文清楚准确,也把这一条作为写作公文的要求向全党提出。毛泽东在上述公文中还提到了报告的写法,并且强调:“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不仅要求写公文要准确,而且进一步指出,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他针对当时党内公文写作中存在的情况指出,“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推理不符合逻辑;第四,不讲究辞章。”可以说,清楚准确,是毛泽东公文风格的骨架和基础。

简明扼要

毛泽东历来提倡写文章要短,要精,他提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他自己写公文就十分注意简明扼要,能用几个字写清楚的,决不写多余的字,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决不写第二句话。

毛泽东1948年指挥淮海战役时,写的作战方针,还不到800字。在这简短文字中,毛泽东把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任务的重心、行动、时间等,写得极为明白。他就是用这不到800字的公文,指挥淮海战役取得了胜利。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亲笔写的《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包括6方面重要内容,全文却不到600字,而每句话都极其精炼。以此命令的第一部分为例:“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仅用90多字,就将出兵缘由、意义、出哪部分兵等,写得清楚明了。

《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毛泽东用通俗易懂又简洁的语言,讲了工作中“纲”和“目”的关系、全局和细节的关系、如何把握时机的问题、订计划要突出重点的问题、两本账的关系、如何抓两头带中间、工作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红与专的关系、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以及大局和小局、一般和个别、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等等。他还深刻地论述了国际国内矛盾的问题、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重要理论。可以说,《工作方法六十条》虽然是一篇公文,但其中包含的理论观点的厚重程度、论证的深邃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重要理论著作。它既是一篇中国当代公文的典范,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当代公文的必读篇目。

观点鲜明

公文是讲方针政策的,除了准确外,还要求观点鲜明。对此,毛泽东的要求是:“使人看了感觉解决问题,百倍信心,千钧干劲,行动起来。”他写的公文,从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禁止什么,开门见山,非常鲜明,没有任何绕圈子的话,让人一看就知道他要求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办。

毛泽东1948年3月20日写的情况通报,一开始就点明——当前党内主要是反对“左”的偏向:最近几个月,中央集中全力解决在新形势下面关于土地改革方面、关于工商业方面、关于统一战线方面、关于整党方面、关于新区工作方面的各项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的问题,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偏向,而主要是“左”的偏向。

接着,毛泽东从我党历史经验角度对此作了论证:我们党的历史情况表明,在我党和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时期,党内容易发生右的偏向,而在我党和国民党分裂时期,党内容易发生“左”的偏向。

毛泽东鲜明指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在谈如何对待主张走第三条道路的民主人士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的政策,对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则作适当的批评。在将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时,邀请他们一部分人参加政府工作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这些人的特点是从来不愿意接近劳动群众,又习惯于大城市的生活,不愿轻易到解放区来。虽然如此,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却有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应当争取他们。”在谈到建立新政权时,毛泽东非常明确:“本年内,我们不准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因为时机还未成熟。”

毛泽东这篇公文,是观点鲜明的典范。这篇公文的内容涉及几个方面,但无论谈什么,毛泽东都谈得直截了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一看就清楚毛泽东讲的方针,就明白他交的“底”是什么。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