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8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  王洪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负重拼搏,圆满完成区人大十五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财政收入、林木绿化率等7项指标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同比增长20.7%,总量和增速连续三年居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9亿元,同比增长12%。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全市率先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完成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任务,预计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5%,空气中三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平均下降率居西南五区前列。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1%,林木绿化率达到62.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到33.41平方米。

——民生福祉稳步提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0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17365元,同比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3%。各类安置房及保障性住房完工7279套。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改革持续推进,为群众办的45件实事全部完成。

(一)新型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转型升级动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加速发展。坚持打基础、重培育,编制旅游产业项目用地等规划,87项重点旅游项目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国家步道一期工程及一批旅游标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建设,整治永定河沿线旅游环境。完成永定楼旅游文化布展,将灵山景区收归政府管理,募集社会资金实施潭戒两寺文物修缮及改造工程,两寺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定都峰绿化及道路改造,南石洋大峡谷、妙峰奇石等项目加快推进,阳坡元等精品旅游村初步建成。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2%。

新兴经济组团初步形成。举办知名企业门头沟行等大型招商活动,与思源、中信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石龙开发区成为中关村门头沟园,开工建设12个总部大厦,发挥了高端产业培育和财政税收领头军作用,同时几大新兴经济组团初步形成,包括以道富基金、光环新网云服务基地为代表的金融信息产业组团;以中国中铁、中石化易捷为代表的央企组团;以北京宝玉石艺术品交易中心为代表的长安街西延现代服务业组团。项目落地进一步提速,33个项目开工建设,10余项重点规划通过市级审批,7个地块成功上市,区域环境改善推动土地价值不断提升。完成九龙路、石佛村等6244户6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

农村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发挥小城镇在山区产业转型中的引领作用,潭柘寺镇农民安置房一期实现封顶,C地块即将上市;军庄镇被纳入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开工建设葡萄酒文化产业基地;王平镇中瑞休闲养老园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斋堂镇1号地块成功上市,古村落度假酒店体系初见雏形。提升改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个,光伏农业、新型养蜂、矮化苹果等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玫瑰谷沟、达摩沟等沟域加快建设。整理废弃矿山及闲置用地12块800亩,陇上工业园、北斗产业园等浅山区高端工业项目加快推进。

(二)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发展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53项重点任务。“一湖多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日臻完善,完成新城万亩森林公园建设,新建窑神庙、新桥苑等5个公园,城区公园总数达到43个。冯村沟、西峰寺沟下游治理全面贯通,完成苇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永定河龙泉湾实现蓄水。治理市、区上帐环境脏乱点900余处,与石景山区合作开展麻峪地区环境整治,在全市环境考核中名列前茅。拆除违法建设262处8.4万平方米,完成市级上帐任务。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八大工程,承办北京市“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现场会,在全市率先实现清洁型煤供应配送全覆盖。

城市建设开发全面提速。S1线、长安街西延工程正式开工,108国道一期改建工程竣工通车,莲石湖西路门头沟段基本建成,区位优势全面显现。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点火运行,完成市西北热电中心天然气管网及电路过境保障任务。完成岢园路、黑江路、鲁坨路及棚改石门营、石泉地块市政配套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九龙路,“7·21”水毁公路全部修复。城子水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新城高压线整合迁改一期工程。S1线区域组团6369套安置房即将入住,梧桐苑、丽景长安、西山艺境等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化城市面貌逐步形成。

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石门营、石泉等5个地块累计交付安置房196栋17608套,入住10500户,新增100万平方米安置房陆续开工建设。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完成城子C、D地块和九龙路项目涉及的5582户房屋征收工作,清理腾退滞留户千余户。落实《三大提示八项注意》文明入住公约,安置社区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启动7平方公里腾退区域开发,编制完成《04-08街区控规深化方案》,首个地块河滩B地块成功上市。京煤集团王平工矿棚户区改造12栋安置房交付使用。通过3年实践,全区在棚户区改造拆迁、融资、建设等方面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全市开展的大规模棚改创造了经验。

(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改善力度进一步加大

就业和社保体系更加健全。落实各级就业政策,8359名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保业务下沉全覆盖,完成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开展“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低收入帮扶工作,消除低收入农户8500户。开工建设8个险村搬迁工程。完成2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成立保障房运营管理中心,通过趸租趸购模式向棚改居民筹集富余保障房源。限价房、公租房等建设任务全部落实,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少年宫、妇幼保健院等6个社会事业项目全部建成。深化教育布局调整,完成1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人大附小京西校区正式开学,启动北京八中门头沟校区建设。引进名校名师,深化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深化与凤凰医疗集团的公立医院改革合作,妙峰山和军庄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纳入区医院集团,74%的群众看病首选区内综合医院。开通3条社区公交专线,在全市率先实现新城公共交通全覆盖。完成石佛岭、牛角岭古道等14项文物修复工程,新建8个乡情村史陈列室。成功举办第四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等重大活动。依托公园广场建立30个文化驿站、280支文化团队,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社会服务管理不断创新。街道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成立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7个服务中心,辖区力量和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升级改造为民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十二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实施58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实现全覆盖,创建“六型社区”23个。成立龙泉地区和永定地区办事处,将农民安置小区统一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完成第九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夏秋季征兵任务,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验收。建成区老年福利中心,推进9个村居级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成为全市首个残疾人规范化综合服务基地。开展文明新家、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地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持安全稳定。深入开展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大维稳、大综治、大调解”体系,创新“4+N”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模式和“1带X”人民调解模式,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加强生产、交通、消防等方面安全管理,成立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镇街监管所。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灾害预警及通讯传播系统试点建设,连续14年被评为北京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明显提高,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深化部门预算和绩效改革,建立区级资金统筹机制。深化“营改增”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拨改投”试点,鑫融投融资平台企业债发行通过审批。完成27家国企改革任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44.1%。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稳步推进。镇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99%,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农村发展基金,完成30家镇村企业改制。对16个村7.2亿元集体资金进行信托化管理,村民年人均增收6078元。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认真接受区人大财政预算审查、大额专项资金询问等各项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职能,创新协商民主形式,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1件、政协提案135件,办复率达到100%。加强重大决策研究,全年召开政府常务会22次,开展会前学法12次。落实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群众法制意识明显提升。

工作作风不断改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各项管理工作。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经常性经费开支压缩10%。面向全区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1.5万条,上帐的38项历史遗留问题已解决28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五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出台《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分类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深入开展“纠风在行动”活动,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区委提出的“三个优化”目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保持了高位上的平稳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和中央、市属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门头沟区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近年来我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税源不稳固等问题依然存在,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新的经济增长点亟待培育。二是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资金平衡等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腾退土地开发等各个环节,将棚改进行到底。三是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到2017年我区PM2.5年均浓度和燃煤总量要分别比2012年下降30%和20%,任务非常艰巨。四是在当前城市提速建设的特殊阶段,城市管理成为短板,环境脏乱现象依然突出,安置小区管理亟待规范,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升。五是政府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四风”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当前,门头沟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我们全方位汇聚发展的正能量、推动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长安街西延及S1线加快建设、土地收储项目陆续入市、新型产业逐步落地,区域发展潜能将得到全面释放。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保持稳中求进,实现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着力培育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开创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新局面。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大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任务。

(一)加快培育新型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整合生态自然、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11项旅游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开工建设京西旅游集散中心,实施109国道旅游标识安装工程,改造3个精品旅游村服务设施,支持中坤集团、北京旅游等企业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打造重点旅游景区,完成国家步道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定都峰等景区设施条件,引入社会资本改造灵山、百花山景区,大力发展万寿菊、玉兰、牡丹等景观农业项目,推进高山滑雪等项目建设,实现灵水、南石洋大峡谷等景区对外营业。落实《旅游法》,推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新城艺术品交易功能区和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科技融合发展,办好第五届山地徒步大会等大型活动,力争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

加快培育新型高端产业。建立综合经济发展工作体系,加强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形态综合研究,统筹抓好产业园区及重点产业项目的规划、拆迁、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等工作,促进总部经济、信息科技、金融上市等产业集聚,培育高端产业体系。加快石龙开发区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步伐,推进12个总部大厦建设,制定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税源引进做好楼宇招商工作。加快建设石龙孵化中心二期工程,推动中铁东方等重点项目落地。完成开发区五期征地工作,借助莲石湖西路开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培育信息科技产业,着力引进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做强道富基金、财富集团互联网金融等一批项目。加强与中关村创新平台对接,推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配合城市开发完善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商业服务业发展,促进居民区内消费。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的发展空间。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围绕总部经济、信息科技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提高投资强度和投资实效。完善区政府、职能部门、属地镇街、投资企业共促项目落地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规划、房屋征收、土地供应、开工建设等重点环节,推动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收储地块的房屋征收、规划设计、市政配套建设等工作,力争实现城子大街、S1线区域组团等一批地块入市交易,全力平衡城市改造资金。完成新城高压线迁改二期工程,加快释放土地资源。做好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争取更大的招商成效。

(二)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步伐,打造现代化滨水山城

打好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做好黑山、中门寺等5个地块14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收尾工作,确保年内交付6000套安置房。加快推进新100万平方米8个地块安置房建设,确保2014年主体完工。加快完善安置社区道路、停车、绿化、公厕等小市政配套,配齐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设施,规范物业管理,打造文明、便捷、舒适的新型社区。落实安置房分配审核机制,有序推进选房入住,做好富余房源趸租趸购工作。全力平衡棚改资金,积极争取市政府贷款资本金和配套资金,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还贷时序,控制总体成本。落实《04-08街区控规深化方案》,加快腾退区域土地一级开发,做好启动地块拆迁,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块尽快上市。支持京煤集团加快5块预留产业用地开发,彻底改善腾退区域城市面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2014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105项,年度投资105亿元。全力保障长安街西延、S1线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支持首钢鲁家山新型能源项目建设。完成泰安路、华园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九龙路、黑山大街北延等7条道路建设,启动滨河路南延等6条道路工程。加快城子集中供热厂建设。完成城子水厂改扩建工程,启动门城水厂、第二再生水厂建设。实施灰峪和上岸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依托陕京三线、西六环燃气高压线完善地区燃气管网配套。落实“宽带北京”行动计划,推进光纤到户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开发改造质量。2014年计划实施各类建设项目121项,开复工面积650万平方米。建立城乡建设重点工程综合管理工作体系,深化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街区功能研究,强化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完善规划、立项、招标、建设、监理、验收、审计等工作流程,加强建筑风貌、项目设计、建设监理、公共配套等全方位监管,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密切关注西山艺境、润西山等项目建设情况,加快推进中昂广场、华远商业中心等项目。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回迁安置房建设,确保居民尽早回迁。落实长安街西延线城市规划设计实施导则,推进S1线区域组团综合开发及长安街西延线两侧标志性建筑落地,打造高品质、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空间。

(三)坚持不懈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荒山造林、平原造林、矿山修复等工程,统筹实施百里画廊绿色通道景观建设。推进第二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冯村沟、西峰寺沟下游及龙泉湾治理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保护,提升“一湖多园五水联动”景观品质,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循环利用。落实水污染和垃圾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引入社会投资对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建设管理。建立环保市场准入制度,严查违法违规排污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公益,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严格落实《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7大减排工程68项重点任务,加强减煤换煤、施工扬尘监管、道路遗撒治理等工作。落实黄标车限行措施,新建8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淘汰具备通气条件的10蒸吨以下供暖燃煤锅炉,退出6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生产型企业。抓好农村取暖煤改电、工业企业压煤等工作,全年压减燃煤2万吨。落实重污染日应急预案,确保完成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目标。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城市管理和街道社会管理的融合衔接,构建条块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整合协管员队伍,建立城市管理联动工作机制。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和非法出租,清理整顿252个出租大院,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通过产业、住房加强人口规模调控,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重点开展进京第一印象区域和薄弱区域环境建设,深入整治背街小巷、校园周边环境,继续与麻峪地区联合开展环境治理。优化公交路网和场站布局,启动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工作。完成11个小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在新入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创新城市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系统解决建成小区停车、环境、出行等问题,打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四)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龙泉、永定地区城市化步伐,推动何各庄、岢罗坨、赵家洼、琉璃渠等村开发,加快征地农转非和重点村整建制农转居工作,通过预留产业用地开发、集体资产信托化经营等多种措施保障农民长远收益,将农民居住区直接纳入新城管理。加快推进重点镇开发,完成潭柘寺镇主次干道路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民安置房二期工程,推动C、D地块上市;加快军庄葡萄酒文化产业基地、北四村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启动镇中心区路网改造工程;加快斋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支持中坤、北控集团开发项目;完成王平镇中瑞休闲养老园一期工程,加快韭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支持山区各镇通过旅游组团及沟域经济开发、新型农村社区试点、险村搬迁等多种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替代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城镇化成果。

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就业增收。加快玫瑰谷沟、达摩沟、田庄国际化沟等沟域建设,推动21个替代产业项目尽快落地。积极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扶持新型养蜂、矮化苹果等高效精品农业项目,提升薄皮核桃、京白梨、樱桃等唯一性农产品品质。加快推进“新三起来”工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发展基金作用,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鼓励发展合作经济,完成宅基地、集体产业用地确权工作,探索通过土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村企合作等模式发展产业项目。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信托化经营管理,实施“富民3号”工程。大力促进低收入户、低收入村增收,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全区农民平均水平。

大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加快编制镇域规划和村庄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向山区转移,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提升山区承载能力。积极争取109国道高速路项目立项,抓紧推进双大路二期、108国道改造二期、军温路、山区观光铁路等一批工程。整合资源完成14个险村搬迁工程,探索盘活利用山区闲置民居资源。实施农村饮水健康行动,升级改造农村供水设施15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厕、太阳能浴室、太阳能路灯的维护管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着力改善民生和创新服务管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实施小园小学、北京八中门头沟校区等8项新建工程,启动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建设。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实施“城区与山区学校捆绑式发展”战略,促进山区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力争实现集团管理全覆盖,加强医疗集团运行监管。探索推进山区医疗改革,搭建智慧医疗远程会诊平台,着力解决山区就医难问题。启动龙泉医院迁建工程,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进“健康门头沟”行动。实施人才战略,对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专业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支持,引进并用好各类人才。推进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发展,创建30个体育生活化社区,对38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进行更新维护。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区体育文化中心项目,推动潭柘寺、军庄、斋堂等镇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依托社区、公园实施一批惠民文化工程。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文物的保护,完成庄士敦别墅等11项文物修缮工程。开展“美丽门头沟、文明新生活”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投资6亿元,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八个方面100件重要实事。完善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政策体系,推进绿色就业。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研究解决北岭地区农转居人员社会保险问题。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开展区老年福利中心公办民营试点,完成1000张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应规模,加快推进铅丝厂、黑山、龙泉镇公租房和永定两限房建设,逐步解决轮候家庭需求。加大山区能源问题解决力度,保障山区群众生活能源需求。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强化街道“大工委”、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7个服务中心的运行,提升街道服务能力。组建13家街镇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创建23个市级“六型社区”示范单位,完成社区用房规范化建设任务,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建设,建立针对十二类特殊人群的特色服务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做强做大为民服务信息平台。发挥“阳光中途之家”作用,强化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新的生育政策。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方针政策,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全面加强生产、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方面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抓好森林防火指挥平台、防汛抗旱指挥平台运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把反恐防暴纳入维稳工作体系,加强社会面防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门头沟”建设。

(六)加快推进改革与创新,着力改进政府工作作风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制定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意见。建立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体系,整合各部门监督职能,统筹抓好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社会治安等监督检查工作,形成联动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公共服务工作体系,提升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为企业的服务效率;建设民生服务大厅,梳理政府部门民生服务事权,强化基层全程代办服务职能,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推动智慧门头沟建设,形成集地理信息、行政审批、社区服务、招商引资、公共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系统,拓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区政府与区人大、政协对接机制,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推行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区人大报告制度;积极支持区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将协商纳入政府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村级组织权力运行全过程公开机制。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遵法守法意识。

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建立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严格执行财经工作纪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面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各项工作,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履职效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健全重点建设领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谋划各项改革,抓好中央、北京市重大改革措施的任务承接和细化落实。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刚性管理,有效化解债务风险。改革区对镇街财政体制,明确事权支出责任,增强对深山区的转移支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鑫融投融资平台管理,建立以市政债为基础的举债融资机制,完成企业债发行工作。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引进互联网金融项目,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清理注销30家停产或空壳国有企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进一步深化农村、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优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