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河北省省长  季允石

(二○○五年一月十一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实现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完成8836.9亿元,同比增长12.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81亿元、增长23%(按可比口径,可达839.8亿元、增长32.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3亿元、增长21.6%;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9249.9亿元和6152.2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5.3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22.9亿元,增长15.8%;进出口总值完成135.3亿美元,增长50.7%,其中出口93.4亿美元,增长5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1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增长11.1%。城镇新增就业38.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5.79‰。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去年的政府工作,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展开并逐步推进的,总体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不断深化,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积极的、有作为的态度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标本兼治,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防止了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三是抓住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不放松,求深入,讲实效,带动和活跃了经济发展全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来抓。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组织4万名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宣讲,使政策迅速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决落实“两减免、三补贴”为重点的各项惠农政策,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多,多年来少有。增加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建成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600万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总产量达2480万吨,增长3.9%。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力度,优势产业带和经济区初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面积比重达到80%以上。培育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无公害菜、名优特果品比重提高。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市场购销。制定《河北省发展千万吨奶工程实施规划》,积极推进千万吨奶工程。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推进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成功阻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实现“确保无疫”防治目标。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各种增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8元。实行财政激励政策,重点抓好30个经济强县(市)和30个经济欠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后劲增强。

(二)坚持“有保有压”方针,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项目。61个国家确认的急需建设项目已有42个开工建设。对不符合投资方向的264个项目,分别作出停建、限期整改和取消立项等处理,减少投资498.6亿元。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撤消各类开发区110个,核减规划用地面积6.06万公顷,分别占开发区总数、原有规划面积的61.8%和65.5%。钢铁行业按照抓“品种、质量、整合”的思路进行调整,投资增速明显减缓,产品结构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势头向好,本届政府计划建成的15条(段)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在建里程120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掀起高潮,新修2.4万公里,规模相当于建国以来建设总里程的50%,10345个行政村通上油路。与铁道部签署部省合作纪要,计划建设8个铁路项目,全长1370公里,投资800亿元。电力建设进展喜人,在建电源项目总装机容量892.5万千瓦,电源建设规划通过国网公司审查。通信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电信用户610万户,总数跃居全国第五位。以电子政务112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开工建设。一批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组织实施60余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138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列入国家科技产业化计划,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大。制定实施《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计划》,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763.2亿元、投资1267.8亿元,分别增长12.5%和30.8%。9家优势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实现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直接融资66亿元,增长35.5%。

(三)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两增、两减、两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身份转换为关键、以国资监管到位为保证,强力推进国企改革。6户省属企业整体改制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35户省属企业划转属地管理,30户企业破产终结,64个辅业单位与省属企业分离,101户省直厅局属企业完成改制脱钩。市县属国有企业新改制和二次改制1092家。全省有739户中小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19.3万名国有企业职工实现身份转换。完成中石化、中石油和铁路系统等中央企业分离中小学、医院接收任务。制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全面开展清产核资,规范改革操作程序和产权交易行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电力生产和调度,千方百计搞好运力协调,增加煤炭、油品供应,基本上保证了重点企业、重点用户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坚持“六放”方针,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出台11个配套文件。共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30家,筹集担保资本金20.2亿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29家民营企业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102.8亿元。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扶贫开发和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规模型、成长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全省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增加值增长15.6%。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出口结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9.1%、66.7%,加工贸易、民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28.1%和94.9%。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成功举办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强化协调调度,下大力抓好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落实。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和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增长27.0%。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增加。对内开放取得新成效,引进省外资金420.3亿元、技术4600项、人才4.1万名。与内蒙古和国电集团合作建设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开滦集团与大唐国际集团共同开发蔚州煤电路一体化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成功举办环渤海地区合作论坛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论坛,高层对话和协作机制初步形成。

(四)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出台《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修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重点镇、省域综合交通网络等地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统一城乡就业政策,转移农村劳动力160.4万人次,全省城市化率达到34.5%。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总要求,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战略构想。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为中间一线,建设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为南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为北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总体布局,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年投入达84.8亿元。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新增本、专科院校8所,地方普通高校招生22.57万人。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普遍实行“一费制”。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6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万人次。推进科技创新,环京津创业带、高新区再造工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重点科技工作进展顺利。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燕赵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活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省85%以上的疾控建设项目已经完成,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开始启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第11届省运会,我省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和第12届残奥会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社科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全省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省会石家庄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0天,比上年增加69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完成造林面积608万亩。制定实施《资源节约活动方案》,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着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五)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认真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年度目标基本实现。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推进“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筹集10亿元用于解决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历史拖欠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提高39.5元、生活补贴月增20元。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9万人、15万人、88万人、110万人。制定出台企业年金政策,推动商业保险发展。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人均月增55元。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全省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额达到57元,比上年增加13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50-350元调至420-520元,企业工资指导线由0-17%提高到3%-18%。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务津贴人均月增100元。通过转移支付解决部分困难县前几年两次增资不到位问题,支持贫困县落实去年我省提高职工津贴的政策。提高城市居民住宅取暖补贴标准。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中央下达和我省配套扶贫资金12.9亿元用于扶贫开发,解决了50万人的温饱问题。加大济困力度,对特困群众实行定期定量救济制度。投资2.2亿元,解决7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问题。坚决纠正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清偿拖欠工程款64.1亿元、农民工工资10.3亿元。历年拖欠的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补偿到位。与此同时,公共卫生、农村教育、食品安全、治污绿化、文体设施建设、社会安全等民心工程也都取得重要进展。

(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政府管理经济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去年有10名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受省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建立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参事工作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实施主体清理基本结束,取消地方设定许可项目253项,取消和拟取消审批项目1302项,占清理项目总数的57.3%;加强廉政建设,严厉查处一批腐败案件,依法行政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开展民主评议,加强行政监察,提高行政效能;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专项整治,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围绕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深化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做好“双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安全事故。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和社会各阶层的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冀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中直机关驻冀各单位,向关心支持我省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面对我省当前的好形势,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偏重、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改革滞后、城乡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基础不稳固,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够协调,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约束问题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尚未有效缓解,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认真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河北必须、也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政府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局面,倍加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居安思危,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为加快河北发展竭尽全力,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二、2005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翻番”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紧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突出结构调整主线,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强化重大项目和县域经济两大支撑,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河北,继续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确定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全部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全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10%,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更接近实际,也是加快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解决河北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我省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的主题。不发展不行,用一般速度发展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各地能搞多快就搞多快,但决不要互相攀比。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个方面,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总目标;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新的发展机遇,在调控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控;必须以“一条主线、两大支撑”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切实抓好一批能够影响和带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破除体制性障碍,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要求,更加注重加强“三农”、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薄弱环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领先、敢为人先,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要结合河北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干事、创业、为民。

今年要着力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坚持积极的、有作为的工作方针,贯彻有抑有扬、有保有压原则,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和扩大宏观调控成果。坚持依法用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土地挖潜,集中盘活存量土地,推进依法、节约、集约用地,增加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搞好经济运行调节。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结构,继续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继续搞好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增加电力、煤炭等生产要素供应,抓好重要物资运输协调,提高运输通达效率,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快规划内能源、交通、水利设施建设,保证经济发展需要。强化市场物价监管。加强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控,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认真开展对垄断行业的监督检查,把握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搞好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正确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

(二)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大“两减免、三补贴”力度。农业税税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对40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免征农业税,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村“六小工程”投资规模,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工程质量。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措施,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加强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落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促进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奶工程,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增加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突出抓好以种子、技术、管理为中心的科技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中心,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健全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动物疫病防治和市场信息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推广“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并举,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依靠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强化政策扶持,省对市县定额分享、超收全返和超分成增长率全返的财政激励政策,由2005年延至2007年。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减少管理层次,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县(市)进行试点,扩大管理权限,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共同繁荣。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存量调强、增量调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第三个“项目年”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一批“重中之重”项目。抓好200个省重点项目,加快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邯钢冷轧薄板技改等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曹妃甸港区、保定汽车、廊坊通讯设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一级盯一级,及时协调,加强调度,锲而不舍,务期必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十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把钢铁工业作为突破口,加快企业整合,培育钢铁龙头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着眼于京津产业对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配套加工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加强新医药、半导体材料、软件等基地建设,切实抓好创新能力项目建设。盘活用好存量资产,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运输、邮政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社区服务和会计、律师、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培育跨区域商贸集团,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开拓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数据库服务业等信息服务领域。电话交换机增容500万线。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特色旅游、休闲健身旅游,加强旅游景点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活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循环回收利用。落实《资源节约方案》,加快推广节能(水)降耗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抓好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节能节水的技术改造,坚决实行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淘汰制度。深化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制止滥采乱挖和严重浪费现象。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降耗、减污,提高环保水平。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新消费观念,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开发健康有益大众化的娱乐、健身项目,扩大服务消费领域。积极发展面向生活消费的金融、保险服务,促进即期消费。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扩大农村消费。

(四)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深化改革的时机有利。要紧紧抓住国企改革这一中心环节,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国企改革。抓重点、攻难点,不回避、不退缩,力争在产权制度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有新的成效,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上有明显进展,基本实现“两增、两减、两分”。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抓好华药、承钢等省属重点企业整体改制,基本完成厅局属企业改制任务,改革不到位的市县属国有企业实施二次改制。加快国有产权流动重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做大做强主业,培育发展包括各种所有制在内的50户左右大公司大集团,打造企业“航母”。畅通国有劣势企业退出渠道,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退出60%以上,中小企业的国有资本基本退出。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实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在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完善国资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出资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深入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和核准管理办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动员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政府投资项目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并对投产运营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考评,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严格实行投资决策责任制,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因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继续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建立支出效益评价、考核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实施方案,抓好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一季度完成省联社组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或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组建。加强管理,确保农村信用社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加强示范市场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零售市场等商品市场。按照“自主设立、自我管理、自律运行、自我发展”的思路,认真落实行业协会发展指导意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搞好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打击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继续打击走私、偷逃骗税、洗钱和非法传销。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和县乡机构改革,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五)加大支持力度,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抓紧制定《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行业和领域,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非公有资本均可进入;凡外资可进入的,国内非公有资本均可进入。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创新乏力等问题。推进银企合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规模,规范运作,防范风险。积极探索企业债券、上市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上市。继续扶持一批规模型、成长型民营企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支持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参与国企改革、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治理“三乱”力度,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引导民营企业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在企业制度、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快实现转变。加强政策信息和行业规划引导,帮助民营企业把握投资方向,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民营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规范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六)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和国内南资北上的重大机遇,因势利导,积极进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坚持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着力优化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提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售价,增加拥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减少高耗能、低水平产品出口。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当扩大急需重要原材料、关键设备的进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贯彻《对外贸易法》,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壮大外经贸经营主体,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重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重点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大项目。大力推动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诉协调机制。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推进开发区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发挥吸引外资的聚集、集约和示范作用。改变传统招商方式,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加注重优化结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引进资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建立战略资源、紧缺资源供应基地。加强同国外的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挥农业技术和劳动力优势,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强外派劳务管理和培训,重点培育一批外派劳务基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的统筹规划,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与周边省份特别是资源大省的合作,精心办好首届5.18环渤海国际商务节。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协作。搞好对口支援,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切实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从去年12月到明年年底是我国“入世后过渡期”。要把握有利条件,充分估计困难和风险,进一步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全球战略意识和国际规则意识,更好地适应WTO规则,建立健全预警和应诉机制,趋利避害,做好应对工作。

(七)实施“一线两厢”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积极调整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和地区的良性互动。加速城市化进程。落实《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增强大城市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注重形成中小城市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小城镇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城市化率力争提高1.5个百分点。加强城市发展科学规划,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提高产业聚集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城市功能。以综合执法为手段,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加快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搞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衔接,使之相互协调。精心组织实施“一线两厢”战略。制定《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意见》。支持“一线”做强现有优势产业,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推进“南厢”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加大对“北厢”扶持力度,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生态型产业体系,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完善区域整体布局,谋划建设快速交通体系、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和水资源调配体系,推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一线”、“两厢”各自优势,互助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八)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改革发展,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重大产业科技项目攻关。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设研发机构。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新建生态环境监测和资源综合利用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建好115个企业技术中心,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主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巩固“普九”成果,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做好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兴冀工程,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推进市域、县域、行业三大人才高峰行动。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繁荣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出台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及相关政策,推进文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出版、报业等大集团,加快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尽快形成文化主导产业。增加文化事业投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省博物馆新馆。抓好文化精品生产,加强小城镇文化建设,办好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启动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完成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落实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措施。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在贫困地区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坚持人口管理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做好全国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积极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双三好”活动。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和老龄事业,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人防、档案、文物等工作。建设经济社会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河北。出台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区建设。搞好湿地保护。推进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突出抓好水和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石家庄市生态城市建设,重点在改善空气质量、整顿交通秩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廊坊、秦皇岛要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其它各市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改变农村面貌的一场伟大革命。今年力争把全省1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文明生态村,有条件的地方要向乡镇拓展。

(九)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河北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公平是前提,稳定是保障。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和激励干部群众共同前进。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的原则,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财政投入、小额贷款、免费培训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创业。建立劳动就业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失业调控。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完善城市“低保”,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启动和逐步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启动第二批重点贫困村帮扶工作,年内解决25万贫困人口温饱和45万人饮水难问题。新增农村沼气50万户,新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油路,95%的行政村通电话。严格控制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问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格执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严禁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坚决防止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诚信河北”、“和谐河北”为目标,搞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重视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深化和拓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小城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做好优抚工作。搞好普法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注意维护社会公平,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下大力抓好安全生产。采取治本之策,依法进行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审批和执法部门监督,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加安全设施投入,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省情的基础上,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高质量完成“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工作。认真搞好第一次经济普查。

三、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

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行政能力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提高行政能力,建设法治政府。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和重要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利。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行政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认真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在继续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落实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办事效率、管理公开公正、司法保障及社会诚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和听证、公开承诺等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发展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努力营造创业宽松、社会文明、人居安全和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的发展环境,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置业的热土、美丽和谐的家园。加强政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到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探索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服务基层、优化环境”为主题,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坚决压缩会议、文件,减少迎来送往和检查评比活动。深入实际,掌握实情,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创建学习型机关,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依法行政、公众服务、调查研究、学习创新、沟通协调、处理复杂矛盾等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领导干部个人不擅自决定建设项目立项,不授意和内定项目中标对象,不违规干预资金使用。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全面清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工作,搞好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着力解决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办事难、环节多、效率低问题,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各位代表!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新的一年,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燕赵大地正在崛起,机遇不可错失,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河北省委领导下,进一步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夺取河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的更大成就!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