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更要有“静”气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工作头绪繁多、事无巨细,犹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因此,很多同志整天忙忙碌碌,处于“红红火火闯九州”的运动状态。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东奔西走”本是一种常态,这也是基层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但有的同志只知道“动”,而不善于“静”,由此导致了很多盲动和被动的情形。比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草率从事,仓促出击;重复劳动,白费力气;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同志疲于应付,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事倍功半、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基层干部从自身做起,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培育一股“静”气。

首先,要静下心来学理论。工作必须讲方法,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如何才能找准方向呢?这就离不开理论学习。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了。总的说来,我们各项工作做得很好,但理论工作却是很薄弱的一环。我们很多干部,甚至是负重要责任的高级干部,斗争经验丰富,可是理论水平不高。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弱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

做好基层工作,离不开摸爬滚打,但不能停留在摸爬滚打上,要善于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务虚思考。退一步来说,即便是摸爬滚打,也要讲章法,也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否则很容易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做到信念坚定、头脑清醒、方向不偏、方寸不乱,没有理论思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常讲“本领恐慌”,其实最大的“恐慌”不是缺乏专业知识,而是缺乏理论思维。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对于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很重要,基层抓落实就可以了,学理论耽误时间、用处不大。这是不正确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理论和实际是一刻也不能分离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党所提倡的理论学习,从来不是漫无目的、夸夸其谈的学习,而是有的放矢、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理论学习无用论,所体现的恰恰是对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要静下心来想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努力的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前提。工作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与问题打交道的过程。基层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最具体,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解决群众要解决的问题。群众有时“病急乱投医”,但党员干部不能“病急乱开药”。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多想一想,要解决的是个性的问题还是共性的问题,是政策上的问题还是执行中的问题,是程序性的问题还是原则性的问题。要坚持法、理、情相统一,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能尽快解决的,马上就办,绝不拖延;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耐心解释说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有的同志认为,群众有事会找上门来,不用主动想问题,这是消极被动的表现。静下心来想问题,主要目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越是在基层一线,越是在执行层面,越应该强调问题导向、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说,基层一线是“最后一公里”;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说,执行层面是“最先一公里”。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工作难免处处被动。二是增强思维的系统性、科学性。想问题就要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这样有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很多时候工作水平不高,不完全是因为决心不大,也不完全是因为努力不够,而是不能或者没有准确地提出问题。1939年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新中华报》题词时只写了两个字:多想。“行成于思,毁于随”,越是工作忙碌,越要注意理出头绪,越要加强总结思考,越要讲求工作质量。只要“打一仗进一步”,就能不断提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要静下心来定计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工作涉及党的建设、精准扶贫、为民服务、基础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舆论引导、应急处置、维护稳定、综合治理等很多方面。要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要保持积极稳健的工作节奏,必须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定计划,不是简单的罗列工作,而是立足客观实际,分清轻重缓急,对工作进行科学统筹和安排的过程,是放眼全局、运筹帷幄的过程。定计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对工作能力的检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曾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市规划侧重于对空间,工作规划侧重于时间,但道理是相通的。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不强,首先不是看做具体工作的能力如何,而是看能不能科学的规划工作。

有的同志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做了计划没啥用,反正就是那些事,不定计划也无所谓。这样想的同志,又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经常措手不及。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科学谋划工作,就是在改进工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乱笔头。没有计划的工作,很容易四面出击,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便计划不是很科学,即便原定的计划会被很多变化所打乱,但聊胜于无,有计划总比没有计划强。特别是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没有计划,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目标,没有重点,没有分工,没有监督,就会打乱仗,就会忙闲不均、职责不清,就会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就难以真正形成合力,就谈不上组织领导。

第四,要静下心来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反对空谈、注重实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基层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展开的,问题的关键能否“静下心来”抓落实,能否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为民服务和基层治理的实效。“抓落实”,首先在于“抓”,抓就要抓紧、抓到底,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不抓到底,也等于不抓;其次在于“落”,落的前提在于“接”,要完整、准确地领会有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和上级的指示要求,结合实际落细落小,落地生根;第三在于“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有的同志认为,上级布置的任务完成了、检查过关了,工作就落实了。客观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落实。如果这一要求都达不到,就谈不上政令畅通,谈不上执行力。但工作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做工作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更不能存在“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工作的意义在于工作本身。要善于从工作本身考虑问题,努力了把吃透上情和吃透下情统一起来,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统一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抓落实必须讲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速度就是效率,协调就是效率,简化就是效率,责任明确就是效率,最小失误就是效率,办一件事成一件事就是效率。”这段35年前作出的论述,在今天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忙,就要忙出质量,忙出名堂,忙出个所以然。静能制动,静能生慧。基层更要有“静”气,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遵循工作规律,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来源:老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