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

文/习近平

(一九八九年六月)

闽东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畲族同胞有十几万,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40%,占全省畲族人口总数的70%。这是闽东地区的一个特殊情况,也是闽东民族工作的一个特色。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族问题有相当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作为民族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括表现在民族文化上的民族特点和体现出民族自我意识的民族感情)是最稳定的东西。在过去民族压迫的社会中,许多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受到压抑和摧残,这种状况只有在社会主义时期方在根本上得到改变。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时期,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获得了相互承认,并具备了充分发展条件。各族人民都非常珍惜已经稳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在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产生的矛盾国家向来是十分重视的,而少数民族对此也较为敏感。比如,招工、招生的比例是否得当,对民族风情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是否尊重等问题,少数民族群众要敏感得多。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好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政局的不稳。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闽东革命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闽东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结。很多革命老前辈,都是畲族群众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我们福建的革命老前辈叶飞、曾志、范式人等同志过去打游击的时候,经常是在畲族山村、畲族的老乡家里度过的。畲族群众有坚定的革命性。有一位同志告诉我,在革命年代,闽东畲族的同志没有一个叛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社会主义时期,畲族人民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闽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少了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不行,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也不行。总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

搞好民族工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与文化事业,党和国家一直从各方面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不是恩赐,也不是单方面的帮助。辩证地说,这是一种互相帮助。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帮助了汉族;国家扶持了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也支援了国家建设。

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闽东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和优势。搞好民族工作,有利于我们保持这种特色,发挥这种优势。

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们现阶段执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战略方针的指导思想。当前,民族问题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使他们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才能够解除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民族得到共同的繁荣。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消除了民族压迫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民族平等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但是,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首先就要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目前,全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已开始转移到少数民族地区。90年代,闽东畲族地区开始从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的摆脱贫困时期,进入以经济开发和开放为重点的实现小康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巩固和发展80年代的成果,力争尽快缩小畲族地区与闽东、与全省全国先进地区的经济差距。要从本地区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区域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建立起一种最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其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

我们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我们的脱贫致富的方针,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首先,闽东畲族的贫困面还比较广。据统计,1985年全区畲族贫困户1.6万户,占畲族总农户的50%。经过三年扶贫工作,畲族贫困户的脱贫率达75%,但还低于全区贫困户脱贫率87.3%的平均水平,全区少数民族扶贫对象大约还有4000多户,而且已经脱贫的,由于自然灾害、生产经营失误或后劲不足等原因都有可能再度贫困。应该看到,我们的整个脱贫水平不高,而脱了贫的也不等于就富裕了。其次,大多畲族乡商品经济不发达,有的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状态。其三,闽东畲族大都居住在偏远边角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技术,缺人才,致使这些地方山场广阔、土地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以上三方面的实际情况,应当成为我们考虑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大略方针的着眼点。

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离不开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但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闽东本身又是贫困地区,所以不可能有更多的外来力量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和帮助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使自身生产力水平同外部支持力量相结合以发挥最佳效益。这就是说,民族地区要提高内部生产力,增强对外部援助力量的吸引和吸收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在接受国家帮助时要有相应的辅助能力,不能说国家给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如果把补助看成孤立的经济项目,而不投入相应的力量以扩大效益,那么,一旦补助中断,工程就无法继续进行。闽东畲族地区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到外力扶持与内力,即自身生产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在起步阶段,需要的外力扶持可以多一些,但犹如羊羔断奶一样,这种经济上的扶持只是暂时的,必须逐步增加断奶后的独立生活能力。而且,在接受国家的帮助时,畲族地区本身也应具有最起码的生产辅助能力。比如,国家投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兴建水电站,目的是为了解决群众的生活照明和乡镇企业用电。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通村入户的线路资金,还是不能受益;此外,还要有技术消化能力,技术消化能力不足也会使许多投资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因此,畲族地区在外来“输血”的同时,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这就是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走出一条具有畲族山区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

第二,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今后扶贫资金要重点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扶持他们兴办乡、村两级经济实体,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的“造血功能”。要提倡科技扶贫,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能人,让畲族群众掌握一些实用技术。还要提倡有关单位与畲族贫困地区重点挂钩的扶贫方法。我刚到闽东的时候就去过坦洋村,这是福安县民委重点挂钩的单位,靠巨峰葡萄脱贫。1988年人均收入700元。这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

第三,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自然地域分工条件,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民族的特点建立自己的“种、养、加”的经济模式。比如办好庭院式经济,按户创建小果园、小茶园、小山村、小池塘,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等。提倡短中长结合,种养加结合。我走了几个地方,像巴地、崇儒等地都是靠蘑菇、食用菌、生猪、茶叶等项目发展起来的。这些都是中短期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当然,还要有一些中长期项目,这关系到后劲问题。

一般来说,由于传统的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力量薄弱,交通运输不便,人才短缺,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运输便利,人才济济,但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样一种反差,决定了闽东畲族地区的发展要走一条“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道路。

“双向开放”即对内、对外同步开放。一方面积极参与本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加强外引内联,大力引进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双向开发”即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一方面大力开发本地区的“山海田”资源,开辟与之相关的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开发市场,开拓商品流通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努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与之配套的加工业,为广大农村特别是畲族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大的用武之地。

从立足于本地资源这个角度看,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并由此确立一条“市场—技术—资源”的发展战略。大家知道,自然资源不等于经济资源,自然优势也不等于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只有同市场结合,才是经济资源。利用和开发资源必须着眼于社会需要,商品必须是市场需要的商品。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商品生产,首先必须考虑市场需要,同时要考虑本地区技术条件能否适应,然后才去开发资源优势。另外,自然资源不一定都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开发、多次增值才能充分显示出经济上的综合效益。比如,许多土特产品的制作原料来自野生植物,如果单纯地进行自然采伐(摘),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交换价值;如果面向市场,并根据一定的技术条件,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加工,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会比原料高出许多,经济效益就会明显提高。可见,走“市场—技术—资源”的路子,有利于民族地区对自然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闽东畲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起步晚些、基础差一些、限制条件多一些,但发展商品经济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畲族地区要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增强经济自主的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走出一条适应于自身发展的路子。这就需要实现观念上的变革,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下功夫在“山海田”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根本转变。

三、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天然的联系,善于反映少数民族的意愿和要求,是我们在民族地区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纽带和桥梁。在民族地区的具体工作中,少数民族干部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从总体上说,我们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还是偏少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立即花大力气去抓。特别应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培养和不断提高现有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二是注意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三是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地、县二级要有一定的比例。对少数民族聚居在千人以上的乡、镇应创造条件,至少要配备一个少数民族的副职领导。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要树立长远观念,即要注意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办好现有的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少数民族的教育面。没有民族学校的地方要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要为大学输送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可以采取代培或者定向招生的办法培养少数民族的大中专学生。

四、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问题。

任何民族都有其区别于他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丰富了人类的文明。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其中当然也包含少数民族文化。

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不仅是畲族人民自己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份宝贵的财富。畲族文化为畲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让畲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首先,要继承和发扬畲族文化传统中优秀的部分。畲族语言、畲歌、畲族服饰,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化,都应当很好地继承。我在几个畲村了解到,有些小姑娘不会梳畲族发型,有的连畲语也不会说。可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对年青人来说,尤其必要。其次,要抓紧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如畲歌、民俗、民谚、民乐、舞蹈、故事等,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探讨,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我觉得畲族歌舞就很有特色,很有风采,还有畲族的传统歌会完全可以加工升华一下。要抓紧修建畲族博物馆,办好畲族研究会和畲族歌舞团,以丰富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宝库。其三,要努力丰富畲族人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建立或完善民族文化站、文化中心、山村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总之,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群众文化事业。

五、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民族工作十分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政领导要经常过问民族工作,行动上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都要有适当的照顾。切实帮助少数民族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级民委、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服务观念。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作为党委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民委和民政部门要把搞好民族工作作为自己崇高的职责,要经常深入畲族聚居地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切实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民族工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出处:《摆脱贫困》